中藥雞內金炮製方法

中藥雞內金炮製方法

本品為雉科動物家雞Callus gallus domesticus Brisson的乾燥沙囊內壁。殺雞後,取出雞肫,立即剝下內壁,洗淨,乾燥。

中藥雞內金炮製方法

原藥材性狀:雞內金為不規則卷片,厚約2mm。表面黃色、黃綠色或黃褐色,薄而半透明,具明顯的條狀皺紋。質脆,易碎,斷面角質樣,有光澤。氣微腥,味微苦。

中藥雞內金炮製方法

古代炮製方法:

宋代有淨洗陰乾(《博濟》),炙制(《聖惠方》),蜜炙(《總錄》),焙制、麩炒(《三因》),煅制(《瘡瘍》)等方法。明代出現了酒制(《景嶽》)、炒制(《必讀》)法。清代增加了豬膽汁制(《大成》)等炮製方法。

中藥雞內金炮製方法

現代炮製方法:

1. 雞內金:洗淨,乾燥。。

本品為不規則卷片,厚約2mm。表面黃色、黃綠色或黃褐色,薄而半透明,具明顯的條狀皺紋。質脆,易碎,斷面角質樣,有光澤。氣微腥,味微苦。

中藥雞內金炮製方法

2.炒雞內金:取淨雞內金,置炒制容器內,用文火加熱,炒至鼓起時,取出,晾涼。

本品表面暗黃褐色,用放大鏡觀察,顯顆粒狀。輕折即斷,斷面有光澤。

中藥雞內金炮製方法

3.砂燙雞內金:將細河砂置炒制容器內,用中火火加熱至靈活狀態,取淨雞內金,置炒制容器內,炒至鼓起捲曲、酥脆、呈深黃色時取出,篩去砂子,放涼。。

中藥雞內金炮製方法

本品表面焦黃色,用放大鏡觀察,顯微細泡狀。輕折即斷,斷面有光澤。

4. 醋雞內金:取雞內金,置炒制容器內,用文火加熱,炒至鼓起,噴醋,取出,乾燥。

本品表面暗黃褐色,用放大鏡觀察,顯顆粒狀。輕折即斷,斷面有光澤,微具醋香氣。

中藥雞內金炮製方法

炮製目的:

1.雞內金,生用長於攻積,通淋化石。用於泌尿系統結石和膽結石等症

2.炒雞內金,砂炒後質地酥脆,便於粉碎,增強健脾消積的作用,用於消化不良,食積不化及小兒疳積等症。

3.砂燙雞內金,砂炒後質地酥脆,便於粉碎,增強健脾消積的作用,用於消化不良,食積不化及小兒疳積等症。

4. 醋雞內金,醋雞內金質酥易碎,矯正不良氣味,有疏肝助脾的作用,用於脾胃虛弱,脘腹脹滿等症。

中藥雞內金炮製方法

性味與歸經 : 甘,平。歸脾、胃、小腸、膀胱經。

功能與主治:

健胃消食,澀精止遺,通淋化石。用於食積不消,嘔吐瀉痢,小兒疳積,遺尿,遺精,石淋澀痛,膽脹脅痛。

用法用量:3~10g。

貯藏: 置乾燥處,防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