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 贛州銀行的安全可控之路


案例 | 贛州銀行的安全可控之路

案例 | 贛州銀行的安全可控之路

贛州銀行首席信息官  李徽翡

當前銀行系統信息創新趨勢已不可阻擋,隨著開源軟件尤其是分佈式數據庫等新技術的發展,銀行業對信息科技創新資金投入逐步增長,國有大行、股份銀行已開始嘗試通過分佈式、雲計算等技術創新方式提高安全能力。2019年人民銀行發佈的《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首次提出加強分佈式數據庫研發應用,為分佈式數據庫的應用發展指明方向。

贛州銀行是贛州市委、市政府直管的地方國有商業銀行。目前資產總額突破2000億元大關,存款餘額突破1600億元,為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贛州銀行把紅色金融文化作為企業主色調,在科技創新工作中一以貫之,發揮科技引領作用,提高業內的科技品牌知名度,致力於打造中小行的全國性信創標杆。

業務背景

目前贛州銀行現有的核心繫統是2002年上線的集中式架構系統,中間雖經歷過幾次大的升級改造,但底層架構決定了其難以適應當前信貸業務靈活多樣化的要求,無法有效支持各項利率、還款方式的全參數化配置。特別是在支持業務創新和精細化、差異化服務的能力方面,現有核心已不能很好地滿足業務要求,且越發力不從心。

分佈式系統架構是實現應用和數據垂直水平擴展、應對互聯網金融轉型的有效途徑,能夠在業務及系統的先進性、穩定性、安全性、擴展性、開放性、可審計性、可用性等方面提供全面的支持和保證。同時探索新興技術在金融領域安全應用對加快扭轉關鍵核心技術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為將金融領域的科技創新和安全落到實處,結合自身企業文化和業務需求,贛州銀行決定探索信息化建設的新思路和新路徑,兼顧安全與成本,合規有序推進IT創新,最終擺脫信息科技受制於人的狀況。

實施思路:先行示範、合作創新

贛州銀行根據規劃“有計劃、分步驟地穩妥推動分佈式數據庫產品先行先試,形成可借鑑、能推廣的典型案例和解決方案,為分佈式數據庫在金融領域的全面應用探明路徑”的要求,結合產品的使用情況以及銀行業務特點,制訂了“先行示範、合作創新”的實施思路。

先行示範:通過示範項目的先行試用,使工作人員在實施中,逐步掌握關鍵技術。“示範”意味著可複製、可推廣。通過這樣的方式確保穩妥替代,有序推進,穩定、高效運行。

合作創新:制訂聯合創新合作策略,明確金融科技創新的範圍、內容和方式,處理好外部研發和自主研發的關係。加強對外合作實施過程中的風險防範,嚴格控制實施過程中的操作安全、數據保密、人員變更等風險,防範合作商服務中斷或異常退出風險。

實施路徑:三步走,穩打穩紮

按照實施思路和當前業務現狀,贛州銀行實施路徑分為三步走。

第一步:試點啟動,紮實做好各項準備工作。2019年啟動,並持續至2020年底。主要工作是開始啟動國產分佈式數據庫的選型與測試。同時結合我行新一代信貸系統建設,將原在AS400系統中核算部分,以及在開放平臺上的信貸系統,部署使用分佈式數據庫。

第二步:經驗總結,生產環境持續推進。2021年,持續到2022年中。我行技術人員在試點系統運行期間,要建立系統運行監控指標,不斷優化配置參數,做好分佈式數據庫的運維工作。經過磨合,確保架構、開發、運維團隊對分佈式數據庫會有較深的掌握。在此基礎上,再啟動網貸、小貸等其他業務核算模塊的移植,讓系統經歷較大業務量的考驗,相關產品基本具備金融級業務能力。

第三步:全面推廣,推進新一代業務系統建設。2022年,如果試點推廣成功,在新的業務系統建設中更大範圍推廣使用分佈式數據庫,最後完成整體技術架構的分佈式改造。

實施方法:創新驅動,優化推廣

新技術對原有技術體系衝擊較大,甚至可能重塑銀行IT基礎格局。針對風險,贛州銀行目前已基本形成以技術預研和選型、實施方案聯合創新、總結優化複製推廣為循環的週期性迭代的工作方法論。

技術預研與選型:結合金融科技創新、互聯網+的戰略轉型對贛州銀行的IT能力要求,通過廠家調研、POC測試等形式,對國內現有主流廠家和先進技術情況進行分析,梳理出適合贛州銀行後續實施方案和路徑的產品和技術。根據調研和測試情況,最終選擇了中興GoldenDB國產分佈式數據庫在贛州銀行新一代信貸系統進行試點。

實施方案聯合創新:解決創新技術與金融應用適配問題,進行技術產品的可落地實施工作。推進過程中要高度重視與相關研究機構及廠商建立產學研聯盟機制,建立聯合實驗室,組織進行產品試用測試和研究,結合銀行自身經驗和積累,加以消化吸收,形成自主知識產權,為我所用。

總結優化複製推廣:通過問題記錄,持續跟蹤,優化完善,在實施的生命週期中對產品測試、投產實施以及組織建設方面的工作持續優化,定期回顧總結產品應用的情況,開展針對選型測試的反饋機制,以需求為導向引領廠商優化產品,不斷擴展分佈式產品的應用範圍。

實施保障:組織、人才、管理、合作

為保障試點的快速、穩步推進,贛州銀行整合各條線資源,成立由行領導掛帥的領導小組,以及各專項小組(見圖1)。

案例 | 贛州銀行的安全可控之路

圖1 贛州銀行科技創新組織架構

金融科技的創新道路任重道遠,在實施保障上重點做好以下幾點。

1.敏捷化組織結構,開拓自主開發創新之路。在組織結構上,實施扁平化管理、分佈式的網狀組織,讓員工便於跨部門組成靈活項目組。管理層定位則要由“管控式”向“服務式”領導模式轉變,下放決策權。在組織文化上,鼓勵員工自下而上的創新,包容試錯,通過小步快跑不斷總結調整。在組織機制上,建立、健全有效的考核機制和晉升通道,提升金融科技人才的歸屬感和使命感,鼓勵員工主動提出並執行有價值、有創意的舉措。

2.引進、合作與培養並舉,打造滿足新形勢需求的人才隊伍。一方面,要針對調整後的技術架構體系,及時引進一批懂新技術、有創新能力的人才,迅速彌補當前技術缺口,尤其是“高精尖”人才的引入。另一方面,要“走出去、請進來”,對於新架構、新技術等方面,要加強對專業技術標準的跟蹤學習,通過將員工參加業界領先的技術論壇活動、邀請行業專家開展針對性技術培訓、與企業合作開展專項研究等方式,儘快培養一批高水平、有能力的技術人才隊伍,為技術體系的科技創新成功轉型做好充分準備。

3.持續完善金融科技創新管理機制,推進規範化管理。充分借鑑行業先進管理經驗與標準,建立金融科技創新工作相適應的流程、管理制度和標準體系,持續提高金融科技創新管理能力。建立持續的金融科技創新制度評估和改進機制;通過有效手段,確保各項制度落到實處。提高標準化管理水平,加強標準研究和制訂,推進各類標準在基礎設施建設、軟件研發、生產運行、數據管理以及金融科技創新流程管理工作中的運用。

4.加強聯合創新合作管理,防控外部風險。與具備金融應用經驗的科技公司和業內領先機構合作,採納技術,加快整體系統或局部業務應用的升級迭代。特別是考慮到銀行業務的高度穩定性、安全性要求,在篩選合作伙伴時,一定要考察產品是否經受過銀行業應用的充分考驗、產品是否與本行客群和戰略特點相符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