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入關後,有沒有能力經營中國東北?你怎麼看?

用戶120481191242


東北可是滿清的龍興之地,也是滿清的大本營,清初入關定都北京是為了更好的統治中原地區,不過東北還有一個陪都,那就是盛京,相當於明朝時候的南京。只是滿清入關後東北就成了禁區,只有滿蒙等遊牧民族才能在這裡居住,漢人是不能進入東北,一旦進入就會被判處重罪,所以一般人是不會冒險進入。由於長期的封禁使東北地廣人稀,生產落後,各方面都得不到發展。 清政府為什麼這麼做,說白了就是怕自己在中原統治地位不保時,可以退守東北。如果入關後不搞封禁政策,大力開發東北地區,使人口稠密的中原地區大量遷移,讓東北就不再荒涼,各方面都得到發展,加強東北建設,也許就不會被外國侵略,也許也不會割讓領土等等喪權辱國的條約。所以說清政府有能力經營東北,只是怕自己的統治地位動搖,在晚清時統治階級看到了東北重要性,東北解禁也是為時已晚,在當時內憂外患的中國,已經無力迴天,只能認人魚肉。歷史就是歷史無法改變,改變的只有我們現在,只有努力奮鬥才會有未來。





劉家小哥看歷史


清朝入關以後,當然有能力經營東北的地方,在我看來主要有三點理由。

東北地區示意圖


其一:【東北是清朝的發源地當然能經營好】

因為東北原先主要就是滿人住的地方,清朝入關以後把那裡定為龍興之地,不再允許讓漢人在往那裡去了。

當時沒有電網,所以滿清統治者,用小土堆,把東北隔開來,種上柳樹,然後用繩子攔著,不準漢人翻越,當時叫做柳條邊。

滿清統治者為什麼要把東北封鎖起來,不讓漢人去呢,因為他們在當時屬於侵略者。

這一點,儘管滿清統治者嘴巴上不說,但是在他們的內心深處,他們是知道的。他們是想給自己留著這片土地。

東北“柳條邊”示意圖


其二:【東北只佔清朝統治地區的一小部分。】

我們來看一看清政府統治的面地區面積和東北地區面積對比。清朝一共統治1000多萬的平方公里的土地,東北地方才多大也就兩百萬左右吧,面積佔比很小。

而且當時主要由旗人居住人數也是很少的,當時只佔全國的一小部分,清朝能掌握這麼大的面積而控制住,作為自己老家的東北加上面積人口不多。清朝當然有辦法經營,甚至可以說經營的很好。

圖片源於網絡


其三:【清朝把東北當作退路一直在經營】

清朝的統治者們作為一個合格的決策者,凡事都要做最壞打算。作為外來統治者,滿清貴族始終要為自己的後代,留一條後路,不把路走絕也就是說,未來萬一有一天漢人起義,把他們滿清趕跑了,他們滿清至少有一個老家可以回去。不至於無家可歸。

有家可回,無所顧慮,才敢在中原大展身手。

這就是滿清入關之後,東北作為“龍興之地”,封禁起來,不讓漢人進入的原因。

溥儀後來要回到龍興之地,當時就是就是這個意思。所以他們不但能經營好,也可以說一直在經營。

圖片源自網絡


【結語】

以上三點就是我認為清朝入關以後,能經營好東北的原因。大家有什麼想法歡迎一起討論。(謝謝閱讀)


漯河小史哥


清朝入關後,東北一直都當作龍興之地,不允許漢族人過去的。

清初入關定都北京是為了更好的統治中原地區,不過東北還有一個陪都,那就是盛京,相當於明朝時候的南京。只是滿清入關後東北就成了禁區,只有滿蒙等遊牧民族才能在這裡居住,漢人是不能進入東北,一旦進入就會被判處重罪,所以一般人是不會冒險進入。

由於長期的封禁,使東北地廣人稀,生產落後,各方面都得不到發展。

清政府為什麼這麼做,是怕自己在中原統治地位不保時,可以退守東北。

如果入關後不搞封禁政策,大力開發東北地區,從關內大量移民開發,也許就不會被沙俄強佔了。

所以說清政府有能力經營東北,只是怕自己的統治地位動搖,在晚清時統治階級看到了東北重要性,解禁東北,才保住內東北。

前期的皇帝,眾多王爺貝勒還惦記會東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呢,隨著後期的滿族統治者和親貴們,接受漢文化的薰陶,以及漢族人的同化,逐漸摒棄了時刻返回東北的念想,到了末期,東北地區放墾,劃為三省,成立了東北總督,第一任東北總督是徐世昌。

清朝末年,沙俄趁著太平天國運動及第二次鴉片戰爭,侵佔了東北一百多萬平方公里土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