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文章品讀——史鐵生《秋天的懷念》

《秋天的懷念》選自《史鐵生散文自選集》。《秋天的懷念》是史鐵生對已故母親的回憶,表現了一位堅韌無私的母親對兒子真摯、細膩、深沉和偉大的愛,同時也展現了史鐵生對母親深切的懷念,對母親無盡的愛,以及史鐵生對“子欲養而親不在”的悔恨。 

文章主要講了“我”雙腿癱瘓後,脾氣變得暴怒無常母親為了鼓起我生活的勇氣,在她重病纏身,肝病疼得她整夜整夜睡不著覺的情況下,堅持要推“我”去北海公園看菊花。在她生命的最後一息,即將離別人世時,心裡還掛念著“我”和未成年的妹妹。  


經典文章品讀——史鐵生《秋天的懷念》


   文章對母親的刻畫主要是通過細節描寫來實現的,在“我”發脾氣時,母親會“悄悄地躲出去”、“偷偷地注意”、“又悄悄的進來”,“眼邊紅紅的……一系列描寫,像不像你遭受挫折時頹唐難過時父母幫不上忙卻為你心如刀絞的樣子?在“我”同意去北海公園看菊花時,母親又“喜出望外”、“一會兒坐下,一會兒站起”等詞語和情節的描寫,也充分表現了母親對兒子的理解、同情和關愛,文中還寫道在我癱瘓後,母親侍弄的花都死了,無比喜歡花並且長期侍弄花的母親,怎麼會把花養死呢,恰恰是因為母親為了照顧我,根本無心無暇顧及生活中的其他,這些細節,都說明了母愛的無私和偉大,表達了人世間的母子親情。  

經典文章品讀——史鐵生《秋天的懷念》

菊花這一意象在文中多次出現,並起到了貫穿全文的作用,文章中,母親多次邀請我去北海看菊花,並且在最後一自然段寫“我”和妹妹去北海看花:“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我們都知道,自陶淵明後,菊花便被後人賦予了許多高尚的文化內涵,如隱逸,高潔、堅強等,在本文中,菊花的特點,一方面指向母親身上具備的品質,那便是對我的那份熱烈而深沉的愛,以及在艱難生活中不屈的品格,同時,如菊花般高潔的母親,用她那高潔無私的愛和包容,也深深感染了我,讓我從痛苦無望轉向陽光、堅強。

因此,文章借菊花表達了我對母親的懷念之情。表現了“我”身殘志堅的信念,寄寓了對母親深深的懷念和感激之情。

總之,《秋天的懷念》從不以以曲折巧妙的情節取勝,它能成為經典,完全是以為它從平淡甚至是痛苦的生活中提煉出的高度濃縮的情感來打動人,它讓你知道,縱使你被全世界拋棄,只要有一份愛在,就會如微光般指引你好好活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