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時刻到了,河南鼓勵社會組織在脫貧戰場發光發熱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盧松

越是攻城拔寨,越要聚力向前。4月24日,記者瞭解到,省民政廳日前下發《關於進一步動員社會組織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作的通知》,呼籲全省社會組織自覺投身脫貧攻堅戰場,主動擔起社會責任,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發揮自身專長,匯聚扶貧資源,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力量。

目前,全省各級民政部門共註冊登記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和基金會等各類社會組織4萬餘個。在省民政廳的引導下,越來越多的社會組織通過送項目、送資金、送關愛等形式,服務貧困群體,改善民生福祉,已成為一支助推脫貧攻堅的重要力量。

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省民政廳動員更多社會組織發揮專長助力脫貧攻堅。其中,在參與消費扶貧方面,全省各級各類社會組織自行或組織動員愛心企業、愛心人士等社會力量,採取“以購代捐”“以買帶幫”等方式購買貧困地區產品和服務。有條件的社會組織單位食堂和餐廳優先選購貧困地區農產品。批零類行業社會組織、電商類社會組織動員電商企業開發貧困地區產品,利用網銷平臺、直播平臺等拓寬我省貧困地區農產品的銷售途徑。

產業扶貧挖窮根。省民政廳倡議,各行業協會商會可發揮人才、技術、信息等優勢,組織會員企業、專業人才、技術骨幹幫助困難群眾發展種植業、養殖業、加工製造業,開發就業崗位,舉辦科技講座和培訓,投資興辦或聯辦經濟實體,促進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圍繞市場需求,踴躍參與貧困地區特色產業發展、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搭建產銷平臺推進消費扶貧、電商扶貧、促進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開發、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等。廣泛動員會員企業優先吸納貧困地區勞動力就業,鼓勵企業更多招錄貧困地區特別是建檔立卡貧困家庭人員。

省民政廳社會組織管理局局長王凌霄表示,扶貧先扶智,全省社會組織可積極參與教育扶貧。民辦學校、培訓機構要發揮專業資源優勢,組織師資力量參與教育扶貧,實施“一對一”“多對一”結對幫扶、扶貧助學助困。為經濟薄弱村和低收入戶提供形式多樣、務實有效的文化知識和致富技能培訓,幫助貧困人群提高文化素質,轉變發展思路,掌握一技之長,增強“造血”功能和自我發展能力,確保扶到點上、幫到根上。

此外,省民政廳鼓勵,網絡類社會組織利用專業優勢,推動系列“互聯網+”項目服務貧困地區群眾,藉助網絡幫助貧困人口實現增收脫貧。慈善組織依託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臺向社會公眾進行募捐,加大慈善醫療救助力度,精準對接特殊困難家庭,減輕貧困人口醫療費用負擔。志願服務類社會組織開展貧困村老人、殘疾人、留守兒童、低保家庭、特困人員等關愛保障工作。特別是對受疫情影響在家隔離的孤寡老人、社會散居孤兒、留守兒童、留守老年人以及重病重殘等特殊困難人員,要加強關愛,及時提供幫助。

據瞭解,全省各級民政部門將積極探索“社會組織黨建+”扶貧模式,號召社會組織黨組織開展脫貧攻堅主題黨日、“百社幫百村”等多種形式脫貧攻堅行動,引導更多社會組織黨組織在脫貧攻堅中發揮更大作用。同時,也將依法對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中弄虛作假的行為進行公開曝光批評,對假借扶貧名義搞各種違法犯罪活動堅決予以打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