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兩位姓汪的名人,一個給日本人當狗,一個把日本人當狗

眾所周知日本侵華戰爭的起始時間是1931年到1945年,在這14年中,中國出現了很多漢奸俗稱"二鬼子"他們叛國,站在敵人陣營,對自己民族的同胞燒殺搶掠。國民黨內的第二號人物、副總裁汪精衛叛國投敵,併為日本侵略者充當傀儡政府的頭目,當時逆流人物的代表,他大四殺害中國同胞,屠殺愛國人士,是個名副其實的"狗腿子"。而在明朝的時候有一位汪姓海盜,在日本地盤上稱王稱霸,把日本人當狗,他真是汪直。

中國歷史上兩位姓汪的名人,一個給日本人當狗,一個把日本人當狗

據說汪直出生時就有異象,其母夢見一顆大星墜入懷中,並留下"此孤星也,當耀於胡亦末於胡。"在別的孩子還在"詩書傳家"的時候,汪直對那些車軲轆話沒興趣,選擇經商。在明朝經商是個好選擇嗎?答案是否定的,中國古代千年以來視商業為末業,這種歧視在明清時期才達到高潮。在唐宋時期,中國在對外商貿方面算的上頻繁,呈現出兼容幷包的局面。

中國歷史上兩位姓汪的名人,一個給日本人當狗,一個把日本人當狗

明朝政府對外是"片板不許下海",對內則進一步加強權力,害怕商人團體的做大,嚴格限制其活動,制定重稅。於是他就動了出海謀生的心思,汪直成為"海寇"前這樣說道:"中國法度森嚴,動輒觸禁,孰與海外乎逍遙哉!"明政府作繭自縛的政策,使得汪直走向了海上武裝走私的道路。明朝多次派兵圍剿但都失敗了,其實這時候的汪直已經淪為東南亞最大的一股海盜。

中國歷史上兩位姓汪的名人,一個給日本人當狗,一個把日本人當狗

嘉靖21年,汪直在日本的平戶(今長崎縣)自立為王,建立了"宋國",自稱為徽王,並且還在宋國建立了軍隊和官員,由於佔領了日本重要的地區,因此日本36島的大小官員都對他俯首帖耳,歸他指揮。作為海盜的汪直還是很希望和大明和平共處的,甚至願意為大明守邊護國,只希望朝廷能解除海禁,互通貿易,當然了前提是貿易通道得由他掌握。與傳統的中國起義者一樣,汪直還是受限於"反貪官不反朝廷"的思路,他對橫徵暴斂、不仁不義的大明朝廷還充滿了幻想。

中國歷史上兩位姓汪的名人,一個給日本人當狗,一個把日本人當狗

汪直就是手持鐵錘將牆壁上的裂縫鑿開的人,將來自海洋的新鮮空氣灌入了憋悶迂腐的牢獄,他的鑿壁聲和疾風的呼呼聲混成尖銳的哨音,告訴裡面的囚徒:"樓要塌了"。儘管在後面的數百年裡,我們可以看到黝黑的青苔逐漸遮住了他鑿開的細縫,但時代的陽光會消滅它們賴以為生的陰溼環境,疾風會撕開一道又一道的口子,讓更多的人醒來加入汪直未竟的事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