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年輕人的孤獨,是與自己作對

當代年輕人的孤獨,是與自己作對

當代年輕人的孤獨,是與自己作對

孤獨,在這個時代似乎是非常稀疏平常的事情。

走在高樓大廈中,燈火通明,人來人往,可是越深陷這鋼筋水泥裡,卻愈發覺得自己似乎缺少了什麼,打開手機,想找人說一說,可看到的只是滿屏的孤獨。

傷心事十有八九,可與人言無一二。可在如此焦躁的時代,傷心事一千有八九百,可與人言說無萬分之一。

常常會想,為什麼現代人越來越覺得孤獨,越想越覺得恐怖,而今的時代,不僅是大人們覺得孤獨,小孩也難逃其擺佈。

留守兒童的增加,外出務工子弟的增加,996不斷的普遍,人們為了生活,似乎只能夠咬咬牙,忍受孤獨,活著才最重要。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慢慢的變成了孤獨主力軍。

無論生活好與壞,工作如意與順心,生活煩惱或甜蜜,只要是年輕人,似乎總是會在深夜的某一瞬間,覺得自己孤獨。

想了想,讓年輕人越發孤獨的,不是別人,正是年輕人的本身,年輕人從不是與孤獨作對,而是與自己作對。

我們這一代的年輕人,比起父輩,學的更多,接觸的更多,想法也更多,更精明的同時,也讓我們更加的優柔寡斷。

所以我們更加的迫切,迫切的得到好工作,迫切的收穫一段圓滿的感情,迫切的想知道任何事情給我們帶來的好處或壞處。

正是因為如此,我們在工作時不敢全力以赴,怕竹籃打水,怕自己的努力白費,更怕付出了所有卻得不到賞識。

在戀愛時,更不敢付出自己的所有熱情和歡喜,因為怕失去,怕付出的感情得不到回應,怕自己的情感為鏡花水一場。

想要獲得愛的人太多,知道如何愛的人太少,人又如何不孤獨?

當代年輕人的孤獨,是與自己作對

周圍的同齡人們都是普遍的焦慮,孤獨,竭盡所能的尋求安全感,每個人都在努力活著,卻不知為何活著。

而此時通過手機,我們看到了太多人的成功,我們在爆炸的信息流中瞭解了太多,也變得更加不甘現實,也迷失在其中。

年輕人也更加佛系,間歇性打滿雞血,三分鐘熱度後將所有動力拋之腦後,我們見識了更大的世界,同時對自己的瞭解卻更加膚淺。

我們越來越難找到自己的方向,所以人人得過且過,說著自己只不過是佛系,在深夜感嘆著自己的孤獨。

於是我們的快樂越來越不強烈,我們的痛苦也一樣越來越不揪心。

愛的不痛快,恨的不刻骨,感興趣的事物很多,可談得上熱愛的卻沒有一件。

所以年輕人,如何不孤獨?

誰讓我們讀了那麼多的書,知道了小鎮還有著如此龐大的世界。如果從小就在小鎮生活,我們就和鄉親一樣,白天裡工作,晚上回家休息。

可不幸,我們知道了太多,思考了太多,因此才有了這種周圍不能理解的煩惱與孤獨。

現代人的孤獨正是如此,與自己作對,卻又不知為何與自己作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