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租代購陷阱多,車企入場能否破局?

目的在於培養潛在用戶。

車市復甦的跡象日益明顯。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4月10日發佈的最新產銷數據顯示,3月汽車銷量為143萬輛,同比下滑43.3%,降幅較2月收窄35.8個百分點,環比增長361.1%。

車市回暖,得益於密集出臺的扶持政策和車企採取的一系列自救措施。為挽救疫情爆發以來的頹勢,各大車企高管親自走進直播間“帶貨”、拿出數十億元補貼促銷,以及向消費者推出長租計劃。

不久前,凱迪拉克推出“租啦”計劃,消費者無需首付、貸款,只需要支付月租金以及油費,便可擁有一輛全新的凱迪拉克,有36期、48期或60期三種選擇。

以租代購陷阱多,車企入場能否破局?

來源:凱迪拉克官方微信公眾號

北汽此前也曾推出過類似的新零售概念。2019年BEIJING品牌發佈時,北汽同步推出了BEIJING+開放式服務平臺,推出“使用權交易”服務,用戶無需購車即可獲得車輛使用權,用車成本更低。

以租代購降低購車門檻

按照凱迪拉克的說法,在美國有41%的用戶以長租方式擁有豪華汽車,凱迪拉克的用戶中也有同樣比例的消費者選擇長租模式。

這種模式最大的優勢在於,一次性擁車成本低,首年的用車成本也不高。消費者只需繳納保證金及首月租金便可即刻擁有一輛全新的凱迪拉克。保證金待租期到期時可退還,或根據消費者選擇抵扣次年的保險費用,日常養護及租用首年的保險費用由凱迪拉克承擔。目前,凱迪拉克全系車型均在“租啦”計劃範圍。

根據“租啦”計劃規則,新車均自帶牌照,消費者還能獲贈每年兩次免費基礎保養。不過,在北京、上海、廣州等限購城市,暫時只能提供外地牌照。

“比如上海的用戶可以使用江蘇牌照。”凱迪拉克方面在接受未來汽車日報(ID:auto-time)採訪時表示,“自3月初上線以來,‘租啦’長租計劃已收穫超過120萬人次關注,目前已有來自超過15座城市的近100位用戶通過該計劃成為凱迪拉克的新車主。”

租賃合同到期後,消費者可以選擇以低於同等車況二手車的市場價購買該車輛,以二手車租賃的價格續租,或者將車輛退回凱迪拉克,商家將退還未使用的保證金。

與分時租賃短租模式相比,“租啦”計劃的單價更低。

以凱迪拉克XT5兩驅技術型為例,租賃3年的平均日租金為160元,租賃5年的平均日租金降至129.3元。相同車型在一嗨租車平臺的短租報價為每天659元,月租模式下每日租金約400元,且大多數車輛為二手車。

不過,短租模式的優勢在於靈活性更強,用戶可以根據不同場景選擇車輛,時間也可以自由安排。

與傳統購車方式相比,長租模式也可能更划算。

凱迪拉克XT5兩驅技術型官方指導價32.97萬元,經銷商優惠幅度約5萬元,加上保險和購置稅費用總計約31萬元。這種模式下用戶使用5年日均費用約為169元,3年日均費用約283元。均高於長租模式。此外,在傳統購車模式下,消費者還需要支付日常保養及保險費用。

獲取消費者信任是挑戰

儘管以租代購有諸多優勢,此前在國內市場卻始終很難普及。原因在於,在車企涉足這一領域前,只有部分租賃平臺推出“一成首付、先租後買”的類似服務,而且其中陷阱重重。

有網友在社交媒體上爆料自己的遭遇,稱逾期兩天未交租金,第三天還完款車卻被開走了,想開回來得交1萬多元費用,如果退車則無法退還押金和保證金。有相似遭遇的人絕大多數投訴無門。

還有用戶發生交通事故向保險公司報修,發現租賃平臺承諾代交的保險被暗中退保。央視3·15晚會投訴平臺曾收到大量關於以租代購模式的投訴,包括在租賃期間以各種藉口和名義,附加隱形條款,收取額外費用。

以租代購陷阱多,車企入場能否破局?

來源:知乎

如今,凱迪拉克、北汽等車企進入賽道,難點在於如何重建消費者信心。

凱迪拉克方面在接受未來汽車日報(ID:auto-time)採訪時表示,“租啦”的用戶與第三方租賃公司簽訂租用合同,凱迪拉克需嚴格審核第三方平臺資質,把控服務細節。“‘租啦’是以天貓商城和My Cadillac APP作為官方入口,消費者可明確知悉所有業務細節後,再選擇註冊。”

作為一款靈活優惠的租賃產品,“車企版”以租代購讓消費者不必為牌照、保養、保險、二手車殘值等問題費心。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接受未來汽車日報採訪時表示,這種方式有可能成為一種新趨勢,可能獲得公司商務用車和部分時尚的年輕用戶喜愛。

不過,崔東樹認為,這種模式對車企而言“成本會更高”。

凱迪拉克方面對此表示,“‘租啦’項目可以以更低的門檻,讓更多消費者提前體驗到豪華車品牌的服務和駕乘體驗,(成本雖高)卻利於培養潛在用戶,日後這些用戶換購有可能選擇凱迪拉克。”

乘聯會數據顯示,3月車市回暖,4月有望延續復甦態勢。但車企的生存壓力依舊不小。崔東樹透露,今年1-2月汽車行業利潤100億元,下降幅度79.6%,遠低於工業企業下降38.3%的平均水平,銷售利潤率也降到1.3%的歷史谷底。

在此背景下,以租代購或將成為車企開拓新用戶、緩解重壓的新途徑。


作者丨李歡歡

編輯丨吳巖

以租代購陷阱多,車企入場能否破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