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管私”開閘摸底,基金經理可兼投資經理了!機構仍要觀望

5月1日起,公募基金經理將迎來“公管私”時代。業內人士表示,新規既能盤活基金公司的投研資源,也有助於留住優秀的投研人才。不過,基金經理和投資經理之間的壁壘雖被打破,但施行起來仍有不少困難。

“公管私”開閘摸底,基金經理可兼投資經理了!機構仍要觀望

允許“公管私”

日前,中國基金業協會發布《基金經理兼任私募資產管理計劃投資經理工作指引(試行)》(下稱《指引》),明確公募基金經理可以兼任私募資產管理計劃投資經理(下稱“投資經理”)。這一新規將於5月1日起施行,哪些基金經理有望擴大管理半徑?

《指引》兼顧了品德和能力兩大方面。首先,基金經理應當具備良好的職業操守和誠信記錄,最近3年未曾受刑事處罰、行政處罰、行政監管措施和自律處分;其次,應當具有良好的投資管理能力,投資風格清晰穩定,具有5年以上權益類公募基金、權益類私募資產管理計劃或年金社保組合的投資管理經驗。

顯然,監管也考慮到了基金經理“一拖多”的弊端。《指引》要求,除完全按照有關指數的構成比例進行投資的產品外,基金管理人應當確保兼任基金經理具備充分履職能力,合理調配同一基金經理管理的公募基金和私募資產管理計劃數量,原則上不超過10只。

此外,強化長期考核機制。對兼任基金經理進行5年以上的長週期考核,考核激勵指標應當涵蓋所有兼任組合長期業績、遵規守信情況、公平交易執行情況等,並對兼任基金經理實施收入遞延支付機制,遞延支付年限原則上不少於3年,遞延支付的收入金額原則上不少於40%。

帶來兩大利好

新規帶來的利好是顯著的。業內人士認為,公募基金經理兼任專戶投資經理可以實現多方共贏。

一方面,可以盤活基金公司的投研資源。濟安金信基金評價中心基金研究員程穎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指引》的出臺,明確了公募基金經理兼任私募資產管理計劃投資經理的合規性,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私募行業的人才困境,進一步優化人才結構。同時,有利於擴大優秀基金經理的管理半徑,提高投研人才利用效率,凸顯優秀投資管理能力的價值,讓更多投資者享受到優秀基金經理的服務,也有利於資本市場引入機構中長期資金。

另一方面,有助於留住優秀的投研人才。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向《國際金融報》記者指出,因為專戶有後端業績報酬,投資經理管理專戶的時候,哪怕專戶規模只有之前管理公募產品的十分之一,投資經理按照業績分得的獎金也可能比管公募產品的時候多。“現在允許基金經理既管公募也管專戶,可以平衡基金經理的自身利益,有助於在公募圈留住優秀的投研人才,造福普通基民。”

據基金公司人士透露,專戶產品的超額收益通常為20%,如果有投顧參與,計提的比例可能會更高。基金公司再按照一定比例,分配給投資經理作為業績獎勵。因此,管理能力突出的投資經理收入非常可觀。

“公募和專戶產品都能做之後,基金經理就不用‘奔私’了。對客戶來說,也可以把想要的產品形式和基金經理匹配起來。只要風控措施做好,可以多方得益。”一位中型基金公司人士坦言,尤其是對中小基金公司來說,管理費收入遠不及大型基金公司的情況下,基金經理可以獲得更好的激勵。

施行仍有困難

基金經理和投資經理之間的壁壘雖被打破,但施行起來仍有不少困難。

“暫時沒聽說內部有人員調動安排。”上海一家中小型基金人士苦笑道,公司基金經理本來就不夠用。雖然產品也發了不少,但規模一直上不去。

深圳一家大型基金公司人士也表示,目前還沒有相關的安排,“應該是還在討論中,公募基金經理自身就已經忙不過來了。”

也有基金公司稱,內部已經有所行動。北京一家中型基金公司人士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公司原本就在籌備“固收+策略”的專戶產品,《指引》出來後,正好可以讓基金經理來負責權益部分的操作,“不過,產品還在準備階段,最後的實施情況還要再協調”。

上海一家中型基金公司人士則表示,內部正在討論,瞭解到部分基金經理確實有想管理專戶產品的訴求,後續公司也會出臺配套的制度。

多位業內人士向《國際金融報》記者反饋,專戶產品規模很難做大,人員配備也比較稀缺。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基金公司及其子公司私募資產管理業務規模合計8.74萬億元。但實際上,大部分是資管新規出臺前發行的通道產品,基金公司自己管理的專戶產品規模十分有限。

“我們公司年金和專戶投資放在一起,所以看起來投研人數不少,但實際上真正做專戶的特別少。”一位公募市場人士解釋道,專戶產品的投資門檻高,至少100萬元起,受眾主要是高淨值客戶。他們的訴求是既要收益高,也要回撤小。能做到這兩點的投研人才本來就少,過去大部分都在管公募產品。

除此之外,基金經理兼任投資經理還存在難點,如何去平衡公募產品和專戶產品的投資過程,比如買入統一股票時的先後順序問題,兩邊的利益機制也不一樣。程穎認為,基金經理兼任投資經理後,能否始終如一地對待公募產品的投資者,做到防範利益衝突,需要基金公司建立較為完善的制度基礎,並嚴格執行和把關。

此外,公募與專戶的業務導向有所區別,前者更偏向於相對收益,而後者更偏向於絕對收益,使得在公募投資業績優秀的基金經理未必能做好專戶投資。這也是為何很多公募大佬“奔私”後業績表現平平的重要原因之一。

記者 蔣金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