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私募股權市場一季度交易額降55%,疫情過後有望反彈

全球領先的管理諮詢公司貝恩公司16日發佈《2020年中國私募股權市場報告》。報告認為,新冠疫情過後的私募股權市場將因越來越多企業融資需求的不斷提升、延遲交易與新交易的重合而迎來反彈,2020年下半年的市場行情相對樂觀。

“儘管中國市場遭受不利影響,但從當前趨勢來看,各行各業相繼恢復,經濟活動嚴重下滑不會持續太久。”貝恩公司全球合夥人周浩表示,“投資者仍應持續專注於如何在疫情之後成功破局。儘管當前宏觀經濟挑戰持續衝擊市場,但中國市場仍將逆勢增長。而且,市場低迷時期可能會出現潛在投資機會,包括價值被低估的‘璞玉’以及短期和長期經歷爆發式增長的優勢行業。”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私募股權市場持續萎縮。根據這份報告,該季交易金額和數量較2019年同期分別下降了55%和7%,加上相關隔離措施對出行和工作效率的整體損傷,私募股權市場的復甦還是一個較緩慢過程。報告預計,2020年上半年的交易數量和金額與2019年同期相比會出現大幅度下降,全年交易數量與2019年相比將下降約1—5%,交易金額則下降約15—25%。

圖片

其實,2019年的中國私募股權市場已經處於低位水平。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私募股權市場在多個層面出現萎縮,交易額和交易量均出現下滑。其中,交易額超過10億美元的交易受到顯著影響,交易額超過1億美元的交易總數下跌了32%,導致平均交易規模整體縮水22%。同時,公開市場表現低迷且波動性上升,致使退出交易額有所下降,由於監管力度保持嚴格,人民幣基金融資進一步縮水。

“在過去9年,中國私募股權市場迅速崛起,是亞太區取得巨大成功的市場之一。但是現在,投資者察覺到市場正在遭受振盪衝擊,加上對高估值以及中美貿易戰的擔憂,市場的樂觀頂峰時期基本結束。但這並不意味著這個市場將萎縮下去。”貝恩公司全球合夥人李承歡說:“我們在當年非典爆發時曾觀察到類似的情況。非典疫情過後,私募股權投資活動在2003年第四季度開始反彈,尤其是受防疫隔離影響較大的行業的交易數量顯著上升。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新冠疫情結束,未來市場仍有各種戰略機遇。”

圖片

從2019年以來私募股權市場的熱點看,成長型交易的佔比在一些大型交易的推動下持續提升,同時收購型交易額佔比繼續下跌。互聯網和高科技行業依然是私募股權交易的支柱,醫療行業的交易數量也有所提升。李承歡表示,這給今後的私募股權投資可能提供了一個趨勢性的參考,如:家用非必需品和社交性非必需品的需求短期內遭遇衝擊,但有望在疫情過後迴歸常態。電商及相關行業短期內獲井噴式增長,並且由於消費者行為和行業結構的潛在變化,有望長期保持增長動力。她強調:“80%的優異投資回報來自於嚴謹執行適合基金的‘制勝因素’和‘警告信號’原則,另外20%與低迷時期的特殊舉措相關。”

圖片

報告認為,在當前經濟頹勢中不乏經濟復甦的良機,但企業若想在疫情之後屹立不倒、基業長青,應當深入理解經濟和社會發展新常態,尤其是數字化思維,並在宏觀經濟下縝密規劃,充分準備,專注聚焦,吃透市場,從而逆勢前行。對於被投企業來說,建議立刻採取行動以應對可能變局,做到未雨綢繆,尤其是在消費者持續流向線上、本行業顯露增長跡象之時。相關舉措包括:以客戶為中心,保護收入,穩定運營適應新常態,考慮採取緊急降本舉措等。

“被投公司應專注於通過績效提升和成本改善持續推動可持續增長,同時擁抱數字化的思維方式。”周浩說。

欄目主編:樊江洪

文字編輯:樊江洪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曹立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