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教育,是碗毒雞湯

快樂教育,是碗毒雞湯

近幾年,素質教育,快樂教育被社會所提及並高度重視,不管是國家層面還是教育層面都在大力推動素質教育和減負教育,現在很多80,90後的家長也接受西方的教育理念,強調快樂教育。是的,之前我們國家的教育確實過度的消費了孩子的潛力和能力,減負有利於孩子們身心健康。可是,現在快樂教育的經已經被念歪了。我們的教育甚至我們的家長開始被純粹的快樂教育大洗腦了。

純粹的快樂教育堪比“鶴頂紅”,用這樣的理念去教育我們的下一代,終將釀成大錯。

現在的小學很輕鬆,四點多放學皆大歡喜。不允許或者極少的佈置作業,給孩子留出自由的空間。我們要經常表揚孩子,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不能給孩子壓力,這樣的教育理念看上去似乎很理想。

快樂教育,是碗毒雞湯

但是,真的很理想嗎?

教育從來就不是一件快樂的事兒。

教育,是一項需要付出大量艱苦智力和體力勞動,更確切地說是一種挑戰。

我們換個角度來重現以下場景:四點多孩子放學了,孩子高興的去玩了,有教育能力的家長把孩子接回家輔導,沒有能力的家長,孩子回家就是玩看電視,這才是教育的最大不公。

從各種各樣的媒體我們看到國外快樂教育的片面:四點放學,孩子高興的去玩。可是我們卻沒有看到,精英階層的孩子要額外付出更多的精力和金錢去購買教育,甚至是素質教育,興趣教育,以此作為大學精英教育的敲門磚。我們也沒看到,西方社會相對健全的福利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

我們從各種電影裡看到國外的教育是那麼的快樂:老師從不體罰和斥責學生。反而和顏悅色。

可是我們不知道,2014年3月19日,英國議會通過了一個法規“允許教師在歷經勸告無效的情況下采取包括身體接觸在內的必要手段,迫使不遵守紀律的學生遵守紀律。”說白了,在必要的時候可以揍。

說國外教育快樂輕鬆的一定是沒有經過調查的,那些經常標榜歐美教育範本的所謂的“快樂教育”的人,只看到了別人快樂,沒有考慮別人背後的機制。看看日韓的殘酷教育,歐美的精英教育,我們就知道我們對快樂教育理解的片面。

快樂教育,是碗毒雞湯

快樂教育,不是給孩子少佈置作業甚至不寫作業,不是給孩子推遲上學提前放學那麼簡單的事。

當然,以我們國內目前教育,孩子的負擔確實重了,我很支持國家現在目前的減負政策,可是一刀切式的減負,是最公平的方式嗎?教育,最核心就是因材施教,而不是流水線生產。有的孩子擅長學習文化課,有的孩子擅長足球,有的孩子擅長音樂。。。。。。我們現在要做的是給每個孩子建設發展空間,而不是一刀切式的對文化課進行減負。多元化的通道,每個孩子都能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快樂高效的學習,才能真正意義的給孩子們減負,而不必都擠上文化課學習的這座獨木橋。

“快樂教育”不是“放羊教育”,更不是“換來家長輕鬆的教育”。

面對孩子,越來越多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產生,教育從來沒有標準答案,正確的選擇精華,靈活運用才是王道。

快樂教育,是碗毒雞湯

雞湯有毒,小心品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