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爆火刷屏,這到底是啥梗?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不可能打工的!”


還記得說這句經典名言的“竊•格瓦拉”嗎?

此“竊•格瓦拉”非彼切•格瓦拉,他不是古巴革命領導,而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中國人。

“打工人”爆火刷屏,這到底是啥梗?


最近,“打工人”一詞又火了,不僅頻頻登上熱搜,刷爆朋友圈,還成為朋友之間打招呼的新方式。


“打工人”爆火刷屏,這到底是啥梗?

“打工人”一詞由來


最受歡迎的說法是,打工人一詞源自繪本藝術家陳志勇的新作《Cicada(蟬)》,其講述了一隻老實巴交、辛勞打工的“蟬蛹”,它在公司沒有朋友,被同事排擠、老闆欺負。在漫長的忍耐後,終於有一天,它跳脫了蛹殼,展翅飛走。

很多人看後,發出感嘆,這不就是我嘛!

“打工人”爆火刷屏,這到底是啥梗?


瞬間,“打工人”一詞被大家感同身受,像是在寂靜的廣場上打了一槍,“嚓”得一聲,擊中了所有人的心臟。

大家紛紛拿起社交軟件,開始創作“打工人”表情包、段子,隨著話題熱度越來越高,“打工人”一詞迅速出圈。


“打工人”真實現狀


打工累嗎?累!但是我不能哭,因為騎電動車的時候擦眼淚不安全。


愛情不是我生活的全部,打工才是。


打工賺不了幾個錢,但是多打幾份工可以讓你沒時間花錢。

生活裡80%的痛苦來源於打工,但是我知道,如果不打工,就會有100%的痛苦來源於沒錢,所以在打工和沒錢之間,我選擇打工。


打工可能會少活十年,不打工你一天也活不下去。

以上句子均來自網絡。


如果你是“打工人”,定能感同身受。

現在年輕人都面臨著這樣的現狀:披星戴月早出晚歸,努力為老闆賺錢,卻朝不保夕。

而隨著年齡增長,工作壓力增大,很多人出現了健康問題,比如說腰痠脖子痛,明明才剛30,體檢結果就有多個項目不正常……


有些人臉龐看著依舊青春,

實際身體已是垂垂暮年

2019年《上海白領健康白皮書》顯示,2018年上海白領體檢異常比率達98.75%,從2014年的94.60%上升至2018年98.75%,換句話說,100個上海白領裡面有98個人都有各種身體毛病,只有2個人是很健康的。


2016年《北京白領健康白皮書》顯示,高達29%的白領患有頸椎病,高居常見病榜單首位。

“打工人”爆火刷屏,這到底是啥梗?

長輩們總以為年輕人腰痠背痛是愛玩手機、不愛運動導致的,自作自受,其實誤解了。


年輕上班族頸椎、腰椎不好,是不得已造成。久坐不動、當“低頭族”,是打工人的常態。


各位打工人,不僅要考慮升職加薪,也要開始考慮健康了。


做健康打工人


據調查,30歲以下的年輕人是“職場低頭久坐”的主力,人均久坐時間長達8小時。


程序員和媒體人平均每天久坐不動的時間超過9小時。


40%的媒體人和50%程序員每天久坐超過10小時,嚴重的甚至超過12個小時。


很多人一天累下來,腰痠背痛,但到家只想“葛優躺”,肩頸很難不出問題。


今天,由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骨科主任醫師趙子義為大家講解如何做脊椎保健操,守護人體“中軸線”。


步驟一 準備姿勢


自然站立,雙腳分開,與肩同寬,雙目平視前方,雙手叉腰部。


“打工人”爆火刷屏,這到底是啥梗?

步驟二 側彎運動


先將頭頸部向左側彎曲,達到最大角度後停留片刻,緩慢復原;然後,向右側同樣彎曲達到最大角度,緩慢復原。此動作的幅度以不引起難受、疼痛等為宜。


“打工人”爆火刷屏,這到底是啥梗?

步驟三 旋轉運動


將頭部緩慢地向左側方旋轉,保持肩部不動,達到最大角度後停留片刻,還原到準備姿勢。然後,將頭部向右側緩慢旋轉,到達最大角度後停留片刻,緩慢復原。此動作重複5-10次,旋轉時以不引起頭暈等症狀為宜。

“打工人”爆火刷屏,這到底是啥梗?

步驟四 低頭收頜運動


下頜下收的同時,頸部向後上方頂起,後頸部用力繃緊,堅持5-10秒,緩慢放鬆到準備姿勢。此動作重複5-10遍。

“打工人”爆火刷屏,這到底是啥梗?

步驟五 環繞運動


頭部做旋轉運動,先將頭部置於左前側方,向右側緩慢做畫弧繞圈運動。回到還原姿勢後,將頭部置於右側前方,向左側緩慢做環繞畫弧運動,回到準備姿勢。此動作重複5-10遍。


“打工人”爆火刷屏,這到底是啥梗?

步驟六 旋勁抬手運動


雙手自然下垂,將頭頸部向左旋轉,同時左手經身體前方搭向右肩上方,停留幾秒鐘。回到準備姿勢後,將頭頸部向右旋轉,同時右手經身體前方搭向左肩上方。停留幾秒鐘後,緩慢回到準備姿勢。

“打工人”爆火刷屏,這到底是啥梗?

三十以後,家裡家外,我們都成了頂樑柱。父母老去,孩子長大,都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精力去悉心照顧。

雖說打工苦,但是我們也要學會苦中作樂,況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操心的事越來越多,運動鍛鍊的時間越來越少。

你會發現,頭髮越來越稀疏,腰痠背痛更明顯,記憶力也大不如前,有心無力的時候更多了。


俗話說,什麼東西丟了都能找回來,除了健康


健康的身體,是一個家庭最寶貴的財富,失去了它,一切都只是空中樓閣。所以,即使是卑微“打工人”,我們也要做最健康的那一個


畢竟,不到最後一刻,誰也不知道誰是王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