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穿刺檢查


 

 

肝臟穿刺檢查

  肝穿刺檢查,也叫肝活組織檢查,它是將一種特製的穿刺針刺入患者的肝臟,並利用負壓吸引的原理,從患者的肝臟內吸取少量的肝活組織,然後通過在顯微鏡下觀察肝組織來明確肝臟病變的情況。通過這種方法,醫生往往能夠直接瞭解患者肝臟病變的嚴重程度,同時還可檢測到肝細胞中的病毒分佈以及肝組織纖維化的情況,從而能夠更加合理地指導患者的用藥和判斷患者病情發展的趨勢。所以,目前肝穿刺檢查被廣泛地用於慢性肝炎的診斷

  其實,有很多慢性肝炎患者從其病史、肝功能檢查、B超檢查或乙肝病毒含量水平等檢查資料來看,其病情並不是十分嚴重,可其轉氨酶卻時高時低,而且即使用了很多藥物也一直無法取得明顯的療效。但是,往往就是這樣的患者在做了肝穿刺檢查後,卻發現其肝臟的病變程度和肝組織的纖維化程度已經比較嚴重了。另外,簡單的血液化驗很難發現早期或處於代償期的肝硬化和肝纖維化,很多被診斷為乙肝病毒攜帶者的患者,往往是在做了肝穿刺檢查後才發現其患的其實是活動性肝硬化或慢性活動性肝炎。所以,慢性肝炎患者要想確診肝臟的病變程度,不能光看常規的生化檢查指標,還要及時做肝穿刺檢查,這樣才能獲得更為準確的診斷和合理的治療。尤其是那些有長期原因不明的輕度黃疸症狀,或轉氨酶時高時低的肝炎患者,儘早地進行肝穿刺檢查是十分必要的。

  當然,確實有很多肝炎患者因為擔心進行肝穿刺會傷害身體而不願意做肝穿刺檢查。其實,這種擔心是多餘的。因為在進行肝穿刺檢查前,醫生都要給患者檢查如血小板計數、凝血酶原時間等相關項目,只有這些項目的檢查結果都在正常值範圍內時,醫生才會給患者做肝穿刺檢查。所以,到正規醫院做肝穿刺檢查還是十分安全的。患者只需在做完肝穿刺後平臥6個小時即可回家休息,第二天可以照常上班,對身體沒有不良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