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年年招,總也還是不夠,教師都去哪兒了

“你們教師年年招,怎麼還是不夠呢?”有人在QQ裡問。教師不夠,是啊,學校的領導確實每年開學都忙著到處去找代課老師。這每年都會招聘新的老師,怎麼老師還是不夠呢?

教師年年招,總也還是不夠,教師都去哪兒了


這,想起來確實是一個問題。一個學校沒有充足的師資,連課都開不起來,還遑論什麼發展教育呢?那麼,在當下的語境下,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師資力量的不足呢?我以為,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教師的鐵飯碗被打破。現在,對教師大力推行聘用制。這樣一來,老師沒有了編制,就屬於臨聘人員,沒法晉升,沒法調動,沒有職稱,也沒有職稱工資,還隨時可能被辭退。

教師年年招,總也還是不夠,教師都去哪兒了


而退休之後,也只能按和學校簽訂的合同來處理。本身工資就低,又處在這樣一種沒有保障的狀態,誰願意從事教育事業呢?

教師年年招,總也還是不夠,教師都去哪兒了


當教師的鐵飯碗被打破之後,從事教育事業想求一個安穩的想法就不再真實,教師這個行業的吸引力,自然就會下降了。

第二,教師的工資低。教師的工資和其他的單位或企業相比,工資和福利待遇的差距是很明顯的。一些企業,一入職,工資就是一萬左右,而教師呢,兩三千,這怎麼去比較呢?入職的差距就這樣大,以後的事業發展更不好比較了。

教師年年招,總也還是不夠,教師都去哪兒了


人往高處走。作為年輕人,教師的行業一眼望到頭,誰不想自己的人生多些色彩?於是,去闖一闖就成了許多年輕人的信念——這也是許多師範畢業生不願意去從事教育工作一個不能忽視的原因。

第三,免費師範生留不住。免費師範生由政府出資培養,畢業之後回到簽署協議的農村進行教育工作。農村條件艱苦,工資待遇又不高,還要堅持8-10年,如果不是真的喜歡從事教育事業,很難堅持下去。

教師年年招,總也還是不夠,教師都去哪兒了


就是有人能堅持到規定的年限,他們也不會甘心把自己的一生都丟在農村。於是,他們總會想方設法地從農村離開。沒有了新鮮血液的補充,農村的教師崗位依然會處於教師缺編的狀態。

第四,老教師不願意退休。儘管國家出臺了政策,老師可以提前退休,但是有多少人願意提前退休呢?很少。

教師年年招,總也還是不夠,教師都去哪兒了


退休,意味著只能拿退休金,福利待遇什麼都沒有了,這收入自然會減少很多。而他們不退休,選擇繼續工作的話,因為年齡的關係,學校也不會給他們安排多少的工作。教學任務清閒,還能拿一樣的福利待遇,這誰不樂意呢?

他們佔著編制,卻又不能像年輕人一樣滿負荷的代課。這樣一來,就必須要他人來給他們分擔本應是他們要承擔的課程。

第五,教師在編不在崗。學校的編制一般是固定的,但是如果有老師在編不在崗,那老師的緊張就會凸顯出來。

有的老師,因為生病請假,少則幾個月,多則一兩年。這種特殊的情況,每個人都能理解,但是他所佔的編制還在啊。

教師年年招,總也還是不夠,教師都去哪兒了


還有的老師,背景強大,就是長期不上班,還佔著編制,拿著工資。這種人最為可惡,但是學校卻往往只能睜一眼閉一眼,而老師們呢,誰也不願做“出頭鳥”去舉報。

這兩類教師許多學校都有,而學校又能怎樣處理呢?只能是去找代課老師囉!

第六,領導人數眾多。一般而言,學校的領導和學生數是成一定比例的,但是許多學校的領導卻是大於這個比例的。有些學校,為了安置領導,甚至還會專門增設部門來應對。

教師年年招,總也還是不夠,教師都去哪兒了


本來,領導的人數就多,再加上領導的課時往往只有一線老師的一半,更有甚者乾脆一節課都不上。這樣一來,就勢必增加一線教師的負擔。

而為了減輕一線教師的壓力,氾濫的領導崗位是不是應該削減呢?但是,這話哪個領導願意聽呢?

教師年年招,總也還是不夠,教師都去哪兒了

教師年年招,為什麼老師還是不夠用,這不是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嗎?親愛的讀者朋友,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蝴蝶花雨話教育,留下你寶貴的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