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運營興起了一些新的玩法,提前單算是效果比較好的一種

提前單佈局:

先簡單說一下這個提前單玩法的原理:就是通過產品沒有正式上線之前,就給產品打上精準標籤以及大量的單量+坑產進去。等產品正式上線的時候就會累計大量的收貨權重+人氣權重。快速的超越其他新品。

淘寶運營興起了一些新的玩法,提前單算是效果比較好的一種

各位掌櫃想一下:

現在有兩個新品A和B競爭。上架時間都為3月18日上架。

A款3月18上架,上架後我們每天人為的去幹預5單。做了4天后,產品累計了20個銷量。這個時候產品會慢慢開始確認收貨。並且慢慢有買家秀出來。產品的人氣權重也會慢慢的增加,基本在5-6-7天的時候就會獲取一定的搜索。(這個邏輯沒問題吧,這是一個比較正常的操作模式。相信很多都是這麼去操作的)


B款同樣3月18日上架,同樣是每天5單的量起步。但是有意思的時候,在3月18日上架之前,這個產品就已經有了50個銷量。18號上架後,當A產品還是0銷量的時候,B產品已經累計了50個銷量已經坑產了。當A產品開始人為干預到第二天的時候。B產品已經在做收貨權重了。等A產品開始做收貨權重時。B產品已經做了15條買家秀出來了。當A產品5-6-7天慢慢出搜索的時候,B產品已經搜索爆發到500+了。想一下,A產品能競爭過B嗎?


說簡單點。A和B 100米賽跑。當A還在起跑點的時候,B已經在離終點只有30米的距離了。這個時候A和B同時以3米每秒的時候衝刺終點。你覺得A能贏過B?


在相同的時間上架,在對手還是0基礎的時候,我已經累計50銷量的權重。無論對手怎麼去衝刺,我只要保持和他一樣的遞增速度,那麼我的權重絕對是遙遙領先的。是不是覺得很bug?在同一時間產品上線的時候我已經超越了90%的新品權重。這個時候只要我的遞增速度能保持,在同類目下。系統會不會優先給我的產品免費流量的扶持?

所以這就是提前單的核心。

那麼提前單前期到底是怎麼玩的呢?

1. 賬號選擇:圈定長效標籤

這個不用多解釋了,主要是針對新品的固定標籤去選擇合適的賬號來進行干預。不可能說你的產品針對的人群包是90後的人群,而你補單的人群全部70後。所以我們前期在佈局的時候,要找到適合我們產品的賬號。(當然是老顧客資源的可以排除這一步,老顧客的長效標籤本來就是符合我們產品的。所以無需做這步。)

2. 打上行為標籤

當我們找到適合我們產品的長效標籤人群后,就要再次給這個賬號打上精準的行為標籤

用精準關鍵詞帶有人群指向的詞,去做深度瀏覽打標,打標的時候儘量讓買手去點擊直通車產品。或者直接卡競品的關鍵詞,去蹭他的標籤。

3. 採集行業競品的買點,搭建攻心評價+攻心買家秀。

這點不用多解釋吧?我們做產品最終的目的是讓流量轉化,那麼轉化的核心就是在於產品詳情的佈局已經買家秀,和好評的核心賣點。所以不管我們是用什麼方式去推新品。這個工作前期都是必須要做的。

但是還有很多,做買家秀+好評的時候,感覺都還是很隨意。隨便去淘寶上覆制一些超過50字的好評。然後直接發給買手,上傳上去。這樣隨意的方式能提高我們的轉化?

各位我們來思考一下。

假如我們現在準備推廣一款牛仔褲,前期我去採集了10款競品的所有好評已經買家秀+問大家。統計後發現80%的用戶們買牛仔褲在乎的點是:“掉色嗎”“異味大嗎”“緊身嗎”等。。。

而我現在店鋪裡面有兩款牛仔褲,一款評價裡面基本都是突出產品“不掉色”“緊身”“無異味”的買點。而且買家秀也專門根據這些賣點做了佈局。

另外一款評價比較隨意,大部分都是一些機械好評。沒有什麼核心賣點。買家秀也是去同行那裡盜取而來的。

各位想一下。這兩款產品哪款產品的轉化高?

毋庸置疑的 肯定是第一款的轉化高。

所以看似很簡單的好評買家秀。其實也不是那麼簡單。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所以前期一定要去分析競品的數據。從來折射出行業用戶的核心買點。從而去搭建我們的核心賣點、


4.先設置一個新品設置定時上架。已創建產品的當天算,延期4天為上架日期。比如3月18日創建商品,那麼定時上架就設置為3月23上架即可。中間的這4天時間就是我們要操作提前單的時間。


5.單量安排:有實力的可以大單量模式20 25 25 30(資源較少的可以小單量模式5 5 10 10)這兩個單量模式也是我自己前期測試的模式。大單量模式後面鏈接爆發到了8000+。小單量模式爆發到了3500+。至於你們自己選擇哪種模式根據你們自己的資源,或者也可以自己去採集競品的日銷數據,已經核心關鍵詞的坑產門檻去打造前期的提前單單量。

6. 在第3天的時候開始遞增做收貨買家秀。等產品上線繼續做收貨權重。

7. 產品上架後佈局單量以及詞路安排可以參考我另外一篇文章

8. 開始直通車投放每天點擊量不少於50-100個、

目的:當產品上線後就已經有了一定的人氣權重,和攻心買家秀。這個時候我們再次針對我們的產品的精準關鍵詞佈局+人群佈局,再給我們產品去圈定大量的精準人群來進行有效行為。再次放大產品的人氣權重。讓他的爆發速度更快。


相信有些掌櫃看完文章,會想一件事情,前期大單量去做提前單會不會很危險?

其實如果各位掌櫃們做過微淘粉絲營銷的,基本都能明白其中的邏輯。。

說簡單點就是利用的粉絲效益,這個是一個很正常的購物軌跡。除非你所圈定的買號是特別垃圾的並且最近被系統監控的小號。如果你用了大量的這種號無論你通過什麼方式,都不會安全。

最近淘寶的稽查系統能力是越來越強了。相信很多掌櫃都感覺到了。最近很多操作新品的上去幹預了4天直接就死掉了,可見現在的稽查維度多精細化。所以前段時間我也在強調現在新品第一週不要大量的全部通過關鍵詞成交。會導致搜索嚴重異常。從而導致虛假。現在基本新品第一週店鋪運營能力較弱的店鋪都建議分散渠道,先做基礎銷量。然後第二週開始在正式的去人為干預詞路。有一部分掌櫃通過我這個方法去嘗試過,也來給我反饋過,沒有降權。並且流量也起來了一些。 所以建議大家可以玩玩提前單,不管他效果怎麼樣,只是可以給我們解決前期安全做評價的工作。相比你前期0銷量用關鍵詞去猛打單量。單品轉化+詞路轉化異常的情況,這種方式還是比較安全的。。

可以看看最近操作提前單的案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