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從何處來(朱相遠)

食物從何處來(朱相遠)


一粒種子能長成參天的大樹,一顆魚卵能變成千斤的大魚。它們的體積增大了千萬倍,需要很多的有機物質來組成。一切生物,只要活著就要消耗能量。一個成年人,即使一點兒工作也不做,一天也要消耗1400大卡的能量。這些有機物質從哪裡來?能量從哪裡來?

原來,一切生物都需要食物。食物就是一種能夠構成軀體和供應能量的物質,例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等等,它們既能構成軀體,又能在呼吸時被氧化而放出能量。水和礦物質鹽類,雖然也是生物體所必需的,而且也參與軀體的組成,但是它們不能供應能量,跟一般食物不同。

一切生物都離不開食物。如何獲得食物?這有兩種不同的途徑和方法。

一種叫自養。綠色植物都屬於這一類。它們自己把無機物製造成有機的食物,滿足生長的需要。


食物從何處來(朱相遠)

綠色開花的植物有龐大得驚人的根系,每條根的尖端都有很多根毛。每一個根毛就是一個最基層的原料採集站,大量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無機鹽等原料,經過運輸幹線——莖,源源送入葉子裡。葉子就是一個食品工廠。葉子上面有著許多氣孔。在陽光下,這些氣孔一面排出氧氣和蒸騰水分,一面還吸入大量的二氧化碳。有時,一個氣孔在一秒鐘內能吸進25000億個二氧化碳分子。

採集站送來的水和氣孔吸進來的二氧化碳,就是合成有機物的兩種最基本的原料。也許有人懷疑,這莫不是要製造汽水了?的確,汽水廠就是利用壓力把二氧化碳壓在水裡,再加上些果汁飲料之類,製成清涼可口的汽水的。然而植物不能靠喝汽水過日子,它們需要的是含有高能的食物。

二氧化碳和水在合成車間——葉綠體裡,發生奇妙的變化。葉綠體是葉綠素和蛋白質等組成的小顆粒,一個葉肉細胞裡,一般含20至100個。葉子的綠色就是它們的顏色。葉綠體吸收了太陽的光能,就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為含有高能的有機物質,同時放出廢氣——氧,由氣孔排出。這就是赫赫有名的光合作用。看來很簡單,實際上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

食物從何處來(朱相遠)


植物合成了這些食物,大部分都用來組成軀體和貯藏在種子或塊根、塊莖中,小部分經呼吸作用又被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同時,放出能量,供給生命活動之用。

另一種叫異養。所有的動物和大部分微生物都是這一類。它們自己不能製造食物,靠植物來生活。

例如,野兔靠吃野草來生活。狼以野兔為食物。狼一旦碰到了老虎,也就成了犧牲品。老虎死後,又成了細菌的樂園;不用多久,屍體就分解得精光,變成了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回到大自然中,又成了植物製造食物的原料。

所以兔、狼、虎、細菌,歸根結底都是靠植物來生活。

食物從何處來(朱相遠)

人,每天除了要吃進一定量的水和鹽以外,還要吃澱粉、蛋白質、脂肪。我們皮膚上不會長出葉綠素,當然是屬於異養型。吃葷也好,吃素也好,反正都是靠植物而生活。不過人是靠勞動獲得食物的,能夠用各種方式改造植物,使它更好地為人服務。很久以前,人們就懂得了農業,辦起了綠色工廠,讓莊稼來把二氧化碳和水變成食物。人們把其中營養最豐富的部分如種子、果實、塊根、塊莖等拿來做糧食;剩下的秸稈、糠麩也是有機物質,就再拿來辦加工廠:養豬,養牛,養雞。那些不好吃的東西經過豬、牛、雞的消化吸收和轉化,就變成了豬肉、牛奶、雞蛋等高級食物。

所以,世界上除了極個別的細菌能不依賴陽光而靠化學能來合成食物以外,其他一切生物都靠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來獲得食物。全世界的植物,一年中能製造出好幾千億噸有機物,這真是一個無比巨大的合成工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