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定調2020年樓市大局,"盲目"買房的人要開始虧錢了

接近年底,隨著國家調控政策日趨常態化,樓市也出現了一些微妙的變化,首先在政府的行政干預之下,房價開始穩定不漲;其次金融監管加強,個人房貸政策和房企融資都出現了調整;最後開發商庫存回升,購房者開始觀望,項目去化率開始降低。這足以證明,當前的樓市現狀基本以穩為主,城市之間分化明顯,整體熱度有所降低。

國家定調2020年樓市大局,

上半年有一位網友向筆者留言。

這位網友所在的城市有一個樓盤開盤,上批次開盤價為8200元,這批次開盤價直接變成了9000元以上,前後不到半年時間,一套房子的總價就直接漲了10多萬元。網友一時接受不了,但如果不買,又擔心2020年房價繼續上漲,到時候買房所付出的成本將更多。所以,想諮詢一些專業人士的看法。

其實,之前由於國家調控限價政策,搖號的新房和周邊的二手房存在非常大的價差,很有參與的必要。比如一些樓盤,周邊二手房都上2萬的價格,新房開盤價由於被限價,只賣1萬,這種情況存在價差,搖到即是賺到,非常有參與的價值。

但如果新房房價基本與周邊二手房房價相差不大,那麼就失去了參與搖號的意義了,因為新房大部分都是期房,交房時間長達2年,存在一定的風險,這種情況就需要耐心觀望了,開發商可能想通過價格投石問路。

特別是今年已超過400家房地產企業宣告破產的背景下,這些破產企業的樓盤要想在約定時間交房必然成為"一紙空談"。

當然,誰也不想自己買的房子變成爛尾樓,但未來的不確定性,誰又能說的清呢?

雖然"盲目"買了房,但如果樓盤爛尾,交房時間將遙遙無期,不僅房貸要按時償還,而且租房的家庭將承擔更多的壓力。

所以,現在買房要當心,如果只是想炒房獲利,相信我,一旦未來5年樓市橫盤不漲,或者上漲幅度不足以抵消利息,那就得虧大了。

國家定調2020年樓市大局,

2,

不出所料,就在前幾天,這位網友告訴我。

由於該樓盤開盤價9000,參與搖號人數寥寥無幾,現已改直接認購,打折後的價格已調整為7800元每平起,比上一批次還便宜一些。而前期花接近9000元每平搖號買房的人,現在已經在業主在業主群討論如何維權。

其實,在國家政策持續不放鬆的當下,包括黨媒數次表態樓市現狀,都已經明確了樓市穩中有落的現實。在多空雙方博弈的緊要關頭,大家要對國家穩控樓市有信心,對房價迴歸合理水平有耐心。要做到多看少買,所謂的多看就是多看政策多看樓市多看房價。

筆者不建議在當前"盲目"買房,很可能房子還沒到手就開始虧錢。國家已經定調2020年樓市大局,主要有以下2個觀點:

①"房住不炒"的樓市定位大概率會在2020年深化落實,過去的樓市我們可以看成是"春天"播種,而現在到了"秋天"收穫的季節,黨媒多次提到要保住調控"成果",這就意味著不允許房價上漲再次破壞當前穩定的局面,所以,調控可能將繼續承擔樓市行政干預的主要"角色",這可能會導致樓市買入和賣出都將陷入兩難,加上個人商業貸款政策換錨,貸款利率加點較多,持有房產將付出的房貸利息會更多,這都有利於樓市降溫,房價也會出現穩中有落的局面。

②穩妥推進以房產稅,租購併舉和共有產權為主的樓市長效機制手段,首先房產稅必然會開徵,不是每次喊"狼來了"都是空穴來風,很可能突然降臨,導致炒房客措手不及。其次租購併舉,住建部表態大力培育租賃市場,這已經上升到一定的戰略高度,那麼租房成本將大大降低,購房者的焦慮情況可得到緩解,最後共有產權仍將扶持剛需家庭低於市場價一半買房,一旦商品房租不掉且賣不掉,那麼很顯然,買了房的人必然面臨虧錢的結局。

國家定調2020年樓市大局,

綜上所述,國家定調2020年樓市大局,"盲目"買房的人要當心,買房開始虧錢了。各位網友怎麼看?如有更好的看法,歡迎留言點贊參與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