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歲大齡剩女的教訓:兩次相親失敗,後來反思,是我說錯了兩句話

文|張平

插圖|來自網絡

32歲大齡剩女的教訓:兩次相親失敗,後來反思,是我說錯了兩句話

01

32歲的張曉玲最近兩次相親兩次被男方拒絕,這讓她非常鬱悶。

第一次相親,男方屬於“老實型”男人,長相一般家境普通但為人誠懇正直,張曉玲覺得兩人在相親過程中聊的很好,有想繼續發展下去的想法,但轉頭男方就通過媒人拒絕了她,理由是兩人的婚姻觀不合。

第二次相親,男方開朗帥氣,一開始交流過程還算順暢,但聊著聊著相親就從兩個人的交流變成了張曉玲自己的獨白,沒過一會男方就找藉口離開了,這次沒有明確的給出拒絕的理由。

如果是對方條件非常好,張曉玲條件差也就罷了,關鍵是這兩次相親對象的條件和她相當。張曉玲把兩次相親的失敗歸結於自己的年齡,覺得男方是因為不想娶大齡剩女,才找藉口拒絕了自己。

32歲大齡剩女的教訓:兩次相親失敗,後來反思,是我說錯了兩句話

02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相親不是什麼新鮮事,很多人也經歷過相親,但是大部分卻不懂得該如何正確的相親。

例如有很多女生表示:自己的條件還算可以,而且在相親中的的要求已經很低了,可不知道為什麼還是會被相親對象拒絕。

難道真的如張曉玲所說,僅僅是因為年齡的原因?

答案是否定的。

雖然在婚姻的問題上,男人更容易在年齡上向下兼容,既找到比自己年輕的婚姻對象,但是大部分男人還是希望能和自己年齡相當的女人結婚。

要求不高相親又被拒的原因,往往出在有些女人在相親中“不會說話”上。

32歲大齡剩女的教訓:兩次相親失敗,後來反思,是我說錯了兩句話

03

經過詳細的詢問發現,在張曉玲的兩次失敗相親中分別發現了這兩句話她說的有問題。

第一次相親:“我不能因為結婚降低自己的生活質量”。

在第一次相親中,張曉玲見男方很誠懇於是自己也“掏心窩子”的談起了自己之所以單身到32歲的原因。

她說自己之所以一直單身,一方面是自己一直都忙於工作沒把太多的精力放在感情上,另一方面是自己對婚姻還是有一定要求的。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男方著重問了張曉玲對婚姻的要求是什麼,張曉玲隨口答道:“我不能因為結婚降低自己的生活質量。”

在門當戶對的婚姻中,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都會降低自己的生活質量。物質上的降低有一起還房貸,一起撫養孩子,生活上的降低有要做更多的家務、要處理更多的人際關係。

當然或許張曉玲可能僅僅只是這麼一說並沒有多想,但是在男方眼裡張曉玲說“不能因為結婚降低自己的生活質量”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婚姻觀。

32歲大齡剩女的教訓:兩次相親失敗,後來反思,是我說錯了兩句話

04

第二次相親:“婚後我能養活我自己,你負責其它的就行”。

在很多女人眼裡“婚後能養活自己”是一句很豪爽的話,有這樣的能力是值得誇讚的事情,但是在實際情況下“能養活自己”在婚姻中遠遠不夠。

能養活自己,是一個人在社會生存最基本的能力,就像吃飯喝水一樣,你不會因為會吃飯喝水而自豪,男人也不會因為女人“能養活自己”而高看女人一眼。

下半句“你負責其他的就行”,這個“其他”至少包含房貸、日常開銷、撫養孩子的費用、雙方老人的贍養費用、孩子成年後涉及婚姻的費用……

一場婚姻,妻子只養活自己就可以了,丈夫要承擔這麼這個責任是不是太重了呢?

女人想要婚姻幸福,男人自然也不想讓自己的一輩子都活在操勞中。

還是那句話,張曉玲在說的時候可能沒想這麼多,但是禁不住男方會認真思考她的話,這也是一種對婚姻負責的態度。

32歲大齡剩女的教訓:兩次相親失敗,後來反思,是我說錯了兩句話

05

“不會說話”的女人,真的很難嫁

相親是“藝術活”,相親的成敗除雙方的自身條件和對婚姻的要求之外,會不會說話和能不能正確表達自己婚姻的態度也很重要。

兩個陌生人通過相親坐在一起,這個過程中雙方的認識,幾乎90%都是通過交流建立的。

就像張曉玲一樣,心直口快隨口說出來的一句話可能就會導致相親失敗。

所以在相親的時候,在表達自己對婚姻的態度時或者聊天內容涉及到自己的三觀時,一定要慎重。

同時也希望相親中的另一方,能多給對方一些展示自己的機會,可能她說某句話的時候其實沒有想那麼多,僅僅只是說說而已。

--END--

作者簡介:張平,心理諮詢師,婚姻家庭諮詢師,知名情感自媒體。我有酒,你有故事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