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家裡沒錢還要生3個孩子?

艾小城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就我孃家來說吧,我家一共有四個孩子,我排第三,有兩個姐姐一個弟弟,也是農村的,家裡也很窮,所以不能享受到優質的生活和教育。在農村的重男輕女思想太重了,沒錢也要生個兒子。現在養一個寶寶壓力真的好大,所以我連二胎不會想,更別想生三個[捂臉][捂臉],追求質量不追求數量。別人總說一個孩子好悶沒人陪他玩,但在孩子的立場上媽媽爸爸陪伴才是最珍貴的最無人能代替的,把精力放在他一個人身上,教育好他就好。




香港小燊媽媽生活Vlog


很高興參與這個問題的回答。

首先,有沒有錢和生孩子之間不是絕對的因果關係,即不是有錢就多生孩子、沒錢就不要生孩子,這是邏輯性的問題。

其次,會把有沒有錢和生孩子關聯在一起,是因為不可否認,現在生孩子+養孩子需要付出的成本比以前高很多,最直觀的就是在放開二胎前,大部分人認為一放開就會人口數暴增,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很多家庭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多生一個孩子會增加很多的費用,包括但不限於:孕產期的營養費、產檢費、生孩子住院費、自費疫苗費、奶粉紙尿褲玩具等費用、家庭人口增加改善住房的費用、孩子以後的培訓費、教育費等等。

第三,也有一部分人不管有錢沒錢都要生孩子。這部分人生孩子有一定的“目的”,而“目的”的不同,生孩子的理由自然也不一樣,比如:傳宗接代、一定要生兒子、再婚等,為了實現這些理由,不管有沒有錢都要生,也就不會只限法律、國策允許的胎數了。

第四,雖然生孩子、養孩子需要付出很多成本,但是也並不是有錢孩子就能養好、教育好,有錢可以給孩子提供較好的物質條件,孩子可以吃好、喝好、穿好、住好、受到較好的教育,但是孩子的成長除了物質條件,其他的條件也很重要,比如父母的愛、父母的陪伴、父母與孩子之間良好的互動,俗話說得好:窮有窮的養法、富有富的養法。

最後,我個人覺得作為父母生孩子不要憑一時的衝動,應該是深思熟慮充分考慮各種因素後做的決定,並且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到底,很好地承擔作為父母的職責。


蘇蘇說生活財富



很多人都會聽到過一個小故事,可以解釋很多人生小孩的原因。

有人到西部貧困地區,看見一個放羊的人,問他放羊幹什麼?

回答放羊賣了錢娶老婆。

問他娶老婆幹什麼?

他說生孩子 。

生孩子幹什麼?

生孩子放羊。

人再怎麼高級也是一種動物,也有動物的自然屬性。再說人類社會要發展就離不開人類的繁衍,否則人類自身無法維持,人類的文明就更加無法繼續下去。

可能有人會說,越是窮越是要生。有人家裡沒有錢,還要生3個孩子。說到根本上,還是因為這些人養孩子的成本很低。人既可以活得很高貴,也可以活得很卑微。哪怕只是滿足最簡單的溫飽,人也可以好好的生活下去。

只要出生的地方不是極端貧困,有沒有遭受嚴重的自然和人為災害,越是低端的生活,越容易生活下去。前幾天網上有一則非洲貧困母親給孩子煮石頭湯當飯的消息,讓人心酸。有人馬上就會問,那麼窮,為什麼生那麼多孩子?這就跟看著人家餓肚子,問人家為什麼不吃肉末一樣的道理。

說到根本上生孩子還是跟經濟條件有關,當人們的物質生活達到一定的程度之後,生養孩子已經不是生活的最主要內容,人們甚至會有意識的控制生孩子的數量。


人大學生武繼紅就是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1998年,伍繼紅從中國人民大學檔案學院畢業,經過一番努力,始終沒有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畢業2年後,她回到了農村老家,最終也嫁到了農村,遭遇了幾次改嫁,先後生了6個孩子,有一個名校畢業生變成了一個典型的農婦。如果她當年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結婚生子,她的人生肯定跟現在完全不一樣,至少不會生6個孩子。

【結語】

要想讓條件差的人少生孩子,最好的辦法是幫助他們早日脫貧,致富過上富裕的生活。一旦生活水平達到一定層次,就算讓他生三個孩子,他也會主動選擇不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