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老年乘車卡”看我們的社會還缺點什麼。

一個老年乘車卡,竟然引起沸沸揚揚這麼大的波瀾,把有著兩個多億的老年人群體,推上了被質疑的風口浪尖。從此看出,我們的社會到底哪些方面出了問題?

社會的進步與否,不能單純看物質的豐富與生活的提高,它更應反映出人的思想品質,精神面貌,道德理想及體現在全社會的文明和諧,互幫互愛的現實之中,這是現代社會最起碼的基礎要求。社會本是一個大家庭組成,必然存在著各種各樣而又無法去必免的矛盾。除了想辦法去解決它,讓各方都獲得合理的滿意外,指責一方或者是取締一方都不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老年卡不是錢的問題,更不是交通擁擠的主要原因。它體現了我們社會福利己經進步了,物質豐富的享受只不過從老年人身上開始了,以後還有很多不同的人群享受到國家富強社會進步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好處。矛盾產生了,不應用迴避矛盾的方法去取消矛盾,更不可用取消矛盾的想法去迴避矛盾的產生。腳疼醫腳,頭疼醫頭的治療解決不了病因。它只能暫時阻礙了病的發展而去除不了病的根源。由此我們反過來想一想,國家的優惠政策和各福利的實施,是否都要人人滿意個個取得才能不產生矛盾了呢?

這裡不需要用高尚,道德,友愛,和諧等字眼來要求任何人。這本來是件好事情,既證明國家和政府有錢了,又體現了國家和政府的善舉作為和社會對老人的溫馨關愛。為什麼卻引起全國性的怨聲載道和對老年人的無端指責以及政府方面的無奈呢?

回憶過去,在戰爭動亂的年代,人們有什麼?除了貧窮飢餓,有的只是中華民族不屈的必勝信念。人們沒有怨言。在五六十年代,國家一窮二白,在極度困難的情況下,毛主席帶領我們戰天鬥地其樂無窮,有的是中華民族奮鬥的精神。人們沒有怨言。在八九十年代,改革給人們帶來了好的生活,日子好過了,條件也改善了,但只是脫貧過渡而已,人們基本上也沒有怨言。如今生活條件在不斷改善,各種福利待遇也在不斷的健全,更美好的生活只是個時間問題。小小的一張老年卡,竟然引來可笑的爭議。我們的問題到底出在哪呢?

中國己經進入了老年社會,老年人的一生全獻給了這個社會。他們付出過,他們經歷過,他們吃過苦,他們受過累。他們大部分人為下一代還在做著不應該做的付出與幸苦的勞累。享受對於這些整天擠公交車的老人而言,還是一個遙遠的目標。為什麼社會就不能讓這些經歷了許多磨難的老年人在終結生命之前,有些一點點的安慰呢?

我們的社會到底缺了點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