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航圓夢,未來已來

復航圓夢,未來已來


01


復航,時代的必然


歷史上,小清河雖然時通時塞,航運時斷時續,但一直是山東境內運輸收益很好的航道之一。


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二個五年計劃時期,公路運輸尚不發達,小清河航運地位十分突出,年平均運量達42.8萬噸。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小清河水體汙染、水資源不足、河道狹窄等問題日益嚴重,隨著1997年的斷航,小清河失去了往日的生機。


時代洪流,滾滾向前。隨著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不斷完善,內河水運運量大、成本低、節能環保的比較優勢日益凸顯。小清河作為山東境內一條重要的內河水運大通道,迎來了復航的機遇。


多年以來,山東航運形成了“海強河弱”的格局,與江蘇、浙江差距較大。進入新世紀,國家開始大力倡導發展內河水運。


2011年,國務院出臺《關於加快長江等內河水運發展的意見》,內河水運發展第一次上升到國家戰略;同年,山東省政府為加快全省內河水運發展,針對山東港航“海強河弱”的特點,決定補齊內河發展短板,加快發展內河水運。2012年,山東省政府和交通運輸部聯合批覆了《山東省內河航道與港口布局規劃》,確定了“一縱三橫”高等級航道發展主框架,小清河作為其中重要的“一橫”,其建設發展被正式提到省政府議事日程,為小清河復航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16年,小清河復航前期工作正式啟動。2017年,小清河復航工程經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正式批覆立項。


對於沿線城市來說,小清河復航有著重要的經濟意義,是推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小清河沿岸分佈著大批鋁業、鋼鐵、造紙、化工等重頭企業,而水運與公路和鐵路運輸相比有著成本低、汙染少、生態環保等優勢。小清河復航後可大大縮短陸路運輸距離,大幅降低企業物流成本,提高企業效益和競爭力,形成航運帶動物流、物流拉動產業、產業推動合作的經濟發展循環鏈。


此外,復航還將產生多重社會效益,對於沿線生態環境的改善和水汙染治理、提高小清河防洪除澇能力和農業灌溉條件、優化交通運輸結構和交通強省戰略的實施、促進新舊動能轉換和海洋強省戰略的實施、促進沿線旅遊資源的開發、促進城鎮化發展和擴大就業等,具有明顯的助推作用。


復航圓夢,未來已來


02


PPP模式顯優勢


小清河復航工程採用了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建設管理模式,是全國內河航道第一個採取PPP模式的項目,也是山東省級平臺簽約實施的第一個重大基礎設施建設PPP項目,山東省財政廳計劃將其打造為全省PPP示範項目。


據山東省財政廳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管理中心負責人唐寧介紹,小清河復航工程項目總投資136億元,採用BOT模式,合作期限30年,其中建設期3年,運營期27年,由中國鐵建投資集團牽頭的聯合體中標,政府僅出資7億元人民幣,吸引投入129億元人民幣。當時,參與小清河復航工程項目競標的金融機構達十多家,有效降低了融資成本。


小清河復航工程是山東省承接的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的港航項目,與傳統方式相比,此次復航工程採用PPP模式,具有哪些優點?


在山東省交通運輸廳小清河復航工程專班辦公室主任王繼宏看來,PPP模式不但可以有效解決省、市財政資金不足的難題,還有利於化解投資風險,更好地發揮投資效益,並且有利於發揮政府、投資人兩方面的積極性、能動性。


作為投資方,中國鐵建投資集團在投標之前多次赴京杭大運河、小清河沿線進行調研,瞭解行業運行情況,掌握沿線企業水運需求。“投資方關注的不僅僅是建設利潤,更多的是27年的運營收益,這就促使企業加強建設管理,縮短工期、降低建設成本,加強運營管理,積極招攬貨源、增加收入、降低運營成本,從整體上提高投資收益。”王繼宏說。


《小清河復航工程PPP項目合同》的簽訂,將山東省交通運輸廳和中國鐵建投資集團自然、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原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關係也變成了甲、乙雙方的合同關係,促使雙方發揮各自的優勢,認真履行合同約定的權利、責任、義務,為實現共同的目標而努力。


在項目組織協調方面,山東省交通運輸廳作為行業主管部門有很大的資源優勢,可以幫助中國鐵建協調解決涉及省直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方面的問題,為項目創造更好的施工環境、營商環境;中國鐵建則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技術優勢、融資優勢、建設優勢及企業運營管理經驗,更快、更好地為社會提供優質項目和可靠的服務保障。


復航圓夢,未來已來


03


為工程建設者們點贊


從小清河復航工程的起點——濟南市荷花路小清河橋下200米處向東一路前行,來到位於壽光市羊口鎮的羊口港,小清河沿岸皆是施工的場景。為早日實現小清河復航的夢想,工程建設者們正全力以赴奮戰在清河之畔。


在鄒平市孫鎮坡莊村旁的小清河裡,一臺絞吸船正通過船首飛速旋轉的刀頭,源源不斷地將河底淤泥絞吸起來,泵入直徑80釐米的管道,輸送到河道外岸的棄土場圍堰中。這臺絞吸船長達20多米,鵝頸般的長臂一次次挖下、抬升……這幅生動的畫面,是小清河復航工程施工現場的一個縮影。


據中鐵十四局集團小清河復航工程施工二標項目部黨支部書記李大斌介紹,中鐵十四局主要負責小清河復航工程二標段施工任務,項目跨越2個縣、7個鎮,航道全長26.7公里。隨著汛期臨近,中鐵十四局小清河復航工程項目部接到了來自省裡的命令:必須要在6月30日前完成航道23米擴挖任務。為此,項目部全體職工在防疫安全的前提下進一步加快施工進度,成立工作專班專組,把施工任務具體分解到每日,全力以赴保障施工進度。


一路走來,小清河的上游、中游、下游,一處處施工畫面,無不給記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以6月30日為座標,小清河復航工程四個標段全部完成航道擴挖任務,共挖掘土方2678萬立方米,佔任務目標2225萬立方米的120.3%。


在復航工程建設者們的努力下,不遠的將來,從省會濟南坐船直達小清河入海口將成為現實,往日“船桅林立”的航運畫面亦將重現。小清河,這條連通山東省內陸沿線及沿海城市的河海直達航道,將成為貫穿山東省中部經濟走廊的一條內河水運大通道,將再次推動沿岸城市社會經濟發展,併為全省新舊動能轉換做出應有貢獻。


來源:《走向世界》

文字:魏偉

圖片:何延海 蘇格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