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系列|復工第1天就裁員500人的新潮傳媒,真得有10億現金嗎?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給中國經濟運行帶來了巨大的衝擊,一方面消費端口需求驟降,而另一方面勞動力流動受阻,產能無法提高,實體企業的第一波倒閉潮已經開始了。

就在前不久,“國民老公”王思聰曾一夜花費250萬的著名娛樂會所"K歌之王"宣佈,受疫情影響,解散北京200人的團隊,並可能進入破產程序。肺炎還在蔓延,自我隔離,減少聚集是目前大趨勢。KTV作為封閉的人員密集場所,必然處於持續閉店的狀態,之後很長段時間都難以恢復,這將給企業的財務帶來巨大壓力。

漫談系列|復工第1天就裁員500人的新潮傳媒,真得有10億現金嗎?

如果說“K歌之王”的裁撤團隊還是能夠理解的話,緊隨其後,在2月10日,也就是春節之後復工的第一天,電梯廣告的資本寵兒“新潮傳媒”官方立即發佈通知,公司決定裁員500人,佔總員工數的10%。

漫談系列|復工第1天就裁員500人的新潮傳媒,真得有10億現金嗎?

高調的行事作風,似有炒作嫌疑

對於新潮傳媒這次“神操作“,立即引發一片譁然。

第一,新潮傳媒和K歌之王是完全兩種業態。

KTV受到疫情影響和國家政策調控,現金流可能完全斷裂,但是傳媒行業不是說不會有影響,可是至少還有流水。

第二,新潮傳媒近幾年來已經累計獲得了近70億的融資。

這樣大把資本的錢往公司裡砸,現金流應該是很充沛的,但是新潮玩的是不要命的燒錢打法。和其他梯媒公司不一樣,分眾、華語和城市縱橫等公司都已經實現穩定盈利了,新潮在虧損愈發嚴重的情況下依然大肆擴張。

一般企業鬧個裁員降薪,都有點“家醜不可外揚”的意思,因為無疑會讓外界對公司的盈利和發展能力產生懷疑,但新潮傳媒這一次,偏偏選在了政府提出不鼓勵裁員的節骨眼上,還連續發文,非常坦誠地解釋,“儘管自己是估值過百億的獨角獸,一年有20億的收入,手裡在握有10億現金,但我們還沒有盈利,隨時面臨著風險。”,頗有一些”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的味道。

第三,新潮多次高調對外宣傳自己是梯媒行業的”二把手“,未來可以與分眾傳媒分庭抗禮。

新潮傳媒不止一次喜歡把行業龍頭分眾傳媒搬出來,以此來介紹自己的業務。但是業內誰都知道梯媒行業的”二哥“是華語傳媒。由於華語2018年已經在三板市場摘牌準備IPO上市,所以飛豆暫時沒有華語的公開數據,就拿了分眾傳媒2016-2018年三年的收入和淨利潤與公司的新潮數據進行對比,大家一看就明白新潮是否能排得上第二了。

漫談系列|復工第1天就裁員500人的新潮傳媒,真得有10億現金嗎?

所以根據以上種種情況,大家才會覺得新潮傳媒這次的裁員可能只是借個名頭,實則進行炒作而已。結果是各種版面都佔全了,話題、熱度、行業知名度、影響力統統“優秀”,難怪有人說“此前電梯廣告只知道分眾傳媒,現在都知道新潮是行業老二了。”

賬上是否真有10億,還能夠燒多久?

很對人對新潮突擊裁員的作法憤憤不平,我倒是很好奇的是另外件事情,新潮傳媒特意在裁員通知裡提到的公司賬上還有10億的現金,到底是為了炫耀老子有錢,還是為了給投資者吃顆定心丸,為下一輪融資作鋪墊呢?

因此,我想了一個模擬推算新潮傳媒現金流的方法,我們一起來看下,新潮傳媒的賬上這10個億到底是真是假。

大家一定都很清楚,現金期末餘額=現金期初餘額+現金增加額-現金減少額。所以,要得出現金期末餘額,一切的起點就要從現金期初餘額開始計算。

第一,現金期初餘額

飛豆查閱了很多資料 ,由於新潮傳媒是非上市公司,可以直接獲取的公開信息是很少的,而且企業又經歷過數輪的融資,期初的餘額很難判斷。

而新潮傳媒股東之一的顧家家居(SH.6003816)於2018年4月所發佈的《關於公司 2017 年度日常關聯交易執行及 2018 年度日常關聯交易預計的公告》,其中對新潮傳媒2017年的財務摘要做了介紹,具體如下:

漫談系列|復工第1天就裁員500人的新潮傳媒,真得有10億現金嗎?

這組公開數據一是比較新,我沒有用2018年的數字,因為2017年的公司資產和淨資產金額都較小,差錯率較低,我們就不管之前的融資了,直接假設新潮傳媒2017年底有等同於淨資產的3億現金,畢竟總資產才7億元,拋去固定資產等開支,差異應該不是很大。然後就是從2017年12月3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的現金調整過程。

第二,現金增加額

新潮傳媒的現金增加額主要來自於以下兩部分:收入的銷售回款和各種機構的投資款項。

1.收入的銷售回款

我們假設新潮的所有銷售都是採用賒銷實現的,而且信用政策是與分眾傳媒完全一樣,應收賬款佔收入的比重為30%。

2018年收入現金迴流=2018年收入*70%+2017年收入*30%=10*70%+2.3*30%=7.69億。

2019年收入現金流=2019年預計收入(官方預計30億)*70%+2018年收入*30%==30*70%+10*30%=24億

2.各種機構的投資款項

新潮傳媒”資本寵兒“的稱號絕非浪得虛名,一輪輪的融資足夠看得眼花繚亂。我們就只計算上市公司年報中披露,或者媒體報道中有的金額。

2018年投資機構投資金額:

紅星美凱龍 2億

歐普照明 1.5億

成都高新區產業引導基金 20億

百度等 21億

合計 44.5億

2019年投資機構投資金額:

京東等 10億

因此,新潮2018-2019年現金淨增加額=2018年收入現金迴流+2019年收入現金流+2018年投資機構投資金額+2019年投資機構投資金額=7.69+24+44.5+10=86.19億。

第三、現金減少額

根據梯媒企業的業務模式,其相關的費用支出主要是來自於四塊,分別是電梯租賃、設備購置、人員工資和辦公租金

漫談系列|復工第1天就裁員500人的新潮傳媒,真得有10億現金嗎?

1.電梯租賃

電梯海報和電梯電視的租賃成本的差異會在2-3倍,但是由於不清楚新潮具體的海報和電視的廣告比例分佈,在單價上,我們只能參照分眾傳媒混合計算的方法:

2018年分眾傳媒合計發生租賃成本35.4億元,2018年電梯海報+電梯電視共有263.9萬塊屏,所以加權成本為1340元/每屏,根據2016年和2015年分眾披露的細分租賃成本,應該誤差不大。

而2018年底,新潮的高管在接受某新聞報採訪時曾說過,公司現有屏數量為70萬塊,那麼2018年新潮的電梯租賃支出合計發生,70萬*1340元/每屏=9.4億

2019年,新潮預計自身收入會翻3倍,從10億增長到30億,那麼相應的電梯租賃支出也會隨之增長,達到28.2億。

2018-2019年新潮傳媒設備購置合計=2018年新潮的電梯租賃支出+2019年新潮的電梯租賃支出=9.4+28.2=37.6億元。

2.設備購置

根據分眾傳媒的公告,2018其新購置設備支出發生了16.2億元,而從2017年的149.8萬臺設備增加到2018年263.9萬屏設備,共計增加114.1萬屏,新增加權設備成本為1420元/每屏。

而2019年,新潮傳媒收入要增長到30億元,說明設備數量也要增加140萬,2019年合計設備購置要支出=140萬屏*1420元/每屏=19.9億。

而2018年,新潮收入從2017年的2.3億增長到了10億,增長4.35倍,所以說明設備數量增加了53.9萬,2018年合計設備購置要支出=53.9萬屏*1420元/每屏=7.6億元。

2018-2019年新潮傳媒設備購置合計=27.5億元。

3.人工工資

2018年分眾傳媒員工數合計1.2萬,而當年支出了工資約12億,差不多就是每個人10萬/年。

新潮傳媒本次裁員500人,佔總員工10%的話,這樣來看,2019年底,新潮全公司應該有5000人,工資支出5億元。

而假設人數規模與收入同比例增長,那麼2018年,新潮的人工工資發生了1.7億元

2018-2019年新潮傳媒人工工資合計=2018年人工工資+2019年人工工資=6.7億元。

4.辦公租金

2018年分眾傳媒的辦公租金約為1.3億元,假設辦公租金和員工數同比例變化:

那麼可以算得,2018-2019年新潮傳媒辦公租金合計=0.7億元。

綜上,新潮2018-2019年現金淨減少額=2018-2019年(新潮傳媒設備購置合計+設備購置合計+人工工資合計+辦公租金合計)=37.6+27.5+6.7+0.7=72.5億。在此基礎上,再考慮其他宣傳交際費用的支出,調增個10%會更接近實際情況,也就是79.75億。

第四,現金期末餘額

現金期末餘額=現金期初餘額+現金增加額-現金減少額=3+86.19-79.75=9.44億元,這個金額的確非常接近於官方所說的10億元。

那麼如果說,新潮傳媒沒有新的資本再投資的情況下,憑現在的情況還能支持多久呢?

如新潮不再新增設備,以現有的設備進行運營,根據上述數據測算,每個月的現金收入為2億元,而裁員後淨支出約3.3億元,以賬上的資金,可以支撐9.44/(3.3-2)=7.2個月。


漫談系列|復工第1天就裁員500人的新潮傳媒,真得有10億現金嗎?


看來新潮所宣稱的賬上還有10億現金的,以及在不利的情況下,公司只能夠存活6-7個月的說法也並非信口雌黃。

但是相信大家一定也能發現,裁員減工資似乎並不是解決新潮傳媒能否生存下去的關鍵,能否繼續融到錢,是否還要大規模擴張,以及如何解決盈利問題,才是新潮存活下去的核心。多少錢都抗不住這樣燒,說白了,裁不裁這500人,該玩完還是得玩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