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八年曆程:《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進展與評估報告》在京發佈

澎湃新聞高級記者 於瀟清

12月11日,《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進展與評估報告(2012-2020)》在京發佈。外交部副部長、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秘書長秦剛出席活動並致辭,多位中東歐國家駐華使節與會。會議由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事務特別代表霍玉珍大使主持。

回顧八年曆程:《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進展與評估報告》在京發佈

外交部副部長秦剛出席活動並致辭。 澎湃新聞高級記者 於瀟清 圖

秦剛表示,八年來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始終堅持共商、共建、共享,聚焦合作機制建設與完善,各領域合作取得長足進展,成為不同大小、不同治理髮展水平國家發展相互尊重、合作共贏關係的成功嘗試。

“這份報告集中介紹了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八年曆程,總結回顧經驗,展望規劃未來,恰逢其時。”秦剛指出,今年儘管疫情肆虐,但中國同中東歐國家智庫間的對話交流從未停止。中國-中東歐國家智庫交流合作網絡與中國中東歐多家學術機構共同努力,以疫情下的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為主題,先後舉辦了三期線上研討會,各國學者聚焦抗疫合作、復工復產,暢所欲言,為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獻計獻策。

回顧八年曆程:《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進展與評估報告》在京發佈

外交部副部長秦剛等同中方代表同中東歐國家駐華使節合影留念。 澎湃新聞高級記者 於瀟清 圖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吳白乙介紹道,報告在國際學界首次創新性地對“17+1合作”的八年曆程進行了總結和評估,向國內專家學者、決策人士、商業精英等分析了合作所取得的成就,並對智庫界同行提出的問題作出回應。

保加利亞駐華大使格里戈爾·波羅扎諾夫表示,我們不但要回顧中國-中東歐合作走過的歷程,更要為未來合作規劃重點。疫情帶來的危機進一步凸顯了國際商務中國家間相互依存的關係,我們應藉此機會討論中國-中東歐合作中的經濟投資合作。中國的經濟能為推動世界疫後經濟復甦發揮重大作用,需要為企業打造健康良好的環境,真正把中國-中東歐合作的政治意願體現在經濟合作中,惠及各國。

12月5日至6日,秦剛同阿爾巴尼亞、波黑、克羅地亞、捷克、黑山、斯洛伐克、北馬其頓、塞爾維亞駐華使節以及其它中東歐國家駐華使館代表共同赴江蘇蘇州出席“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系列活動”。秦剛表示歡迎使節們多到中國地方省市走走看看,全面瞭解中國發展,加強地方交流,尋找合作機遇。使節們也高度讚賞中國抗疫成就及蘇州地方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願加強溝通交往,推動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取得更多務實合作成果。

責任編輯:閆頌陽

校對:張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