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口——河口沙洲

長江河口呈三級分汊四口入海,為典型的江心洲型的河口灣。看一看新形成的河口沙洲,究竟是怎樣的!

長江口——河口沙洲


長江口——河口沙洲


長江口——河口沙洲


長江口——河口沙洲


長江口——河口沙洲

“青草沙”空中鳥瞰圖。圖中大島為長興島,右側小島為青草沙。

長江口——河口沙洲

河口三角洲根據形狀可分為: 尖頭狀三角洲、扇狀三角 洲 、 鳥足狀三角洲、 島嶼狀 三角洲等。
  ①尖頭狀三角洲。
  在波浪作用較強的河口地區,河流以單股入海,或只有小規模的交叉,在此情況下,只有主流出口處沉積量超過波浪的侵蝕量,使三角洲以主流為中心,呈尖形向外伸長,稱為尖頭狀三角洲。如意大利的 臺伯河三角洲 。
  ②扇狀三角洲。
  在海水淺波浪作用較強能將伸出河口的 沙嘴 沖刷夷平的地區,常形成扇狀三角洲。
  我國黃河三角洲就是在弱潮、多沙條件下形成的扇形三角洲。
  它的特點是:河流入海泥沙多,三角洲上河道變遷頻繁,有時分幾股入海。泥沙在河口迅速淤積,形成大的河口沙嘴,沙嘴延伸至一定程度,因比降減小,水流不暢而改道,在新的河口又迅速形成新的沙嘴。而老河口斷流後,又受波浪與海流作用,沙嘴逐漸被蝕後退,形成扇狀輪廓。直至其上再有新河道流經時,這段岸線才又迅速向前推進。因此,隨著河口的不斷變遷,三角洲海岸是交替向前推進的,並在海濱分佈許多沙嘴,使三角洲岸線路略鋸齒狀。如非洲的 尼羅河三角洲 、黃河三角洲、伏爾加河三角洲等;


  ③鳥足狀三角洲。
  在波浪作用較弱的河口區,河流分叉為幾股同時入海,各叉流的泥沙堆積量均超過波浪的侵蝕量,泥沙沿各叉道堆積延伸,形成長條形大沙嘴伸入海中,使三角洲外形呈鳥足狀。由於這種叉道比較穩定,兩側常發育天然堤,天然堤又起著約束水流的作用,使叉流能夠繼續向海伸長。天然堤一旦被洪水沖積,就會產生新的叉流。美國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就是一個典型的鳥足形三角洲。在注入湖泊的河口,也常見有鳥足形三角洲。如我國的 鄱陽湖 、滇池等湖泊沿岸發育有許多大小不一的鳥足形三角洲。
  ④島嶼狀三角洲。
  其形成一般是通過河口心灘——分汊——沙島發展而成, 星羅棋佈 的沙洲和沙島和縱橫交錯狹長的汊河構成三角洲平原的主體。如 恆河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⑤過渡類型三角洲。
  例如我國長江三角洲就屬於這種類型,從大的輪廓看,長江三角洲河口北部有啟東沙嘴,南部有南匯沙嘴並向海突出,形似一尖頭形三角洲,但在河口區有許多沙島和淺灘,河道分汊,又象島嶼形三角洲。
  ⑥三角港。
  與三角洲形成過程相反,河流來沙量較小,河口受潮流的強烈沖刷作用,無三角洲形成,常成喇叭形,這種河口稱為三角港或三角灣,如杭州灣(錢塘江口)就是一個典型的三角港。錢塘江挾沙少,河口海岸下降,潮差大,不僅使河流攜帶的泥沙不能在河口堆積,而且引起強烈的沖刷,使河口加深與展寬,逐漸形成三角港。三角港更加大了潮差,因而形成著名的 錢塘江 湧潮。湧潮使泥沙在河口區上段堆積成凸起的攔門沙。

長江口——河口沙洲

沙洲由泥沙組成,結構鬆散,因而在外形輪廓上很不穩定。河口地區的沙洲,每逢遇到強潮倒灌或洪水傾瀉,強烈的沖蝕會使衝沙洲四周形態發生改變。一般情況下,在沙洲與河流和潮流平行的兩邊,總是一邊經受侵蝕,一邊逐漸淤積,久而久之,便形成平行兩岸的長條形島嶼;而垂直於河流的兩端,上游不斷縮減,下游又逐漸增加。但是,有時整個島嶼被沖蝕消失;有時島嶼與大陸接近,最後連成一體。沙洲上,地貌形態簡單,地勢平坦,海拔只有幾米,有些有綠蔭覆蓋,有些則是滿目黃沙。在土壤化較好的沖積島上,種植著護島固沙的林木、綠草和莊稼。河口區的沙島,水網密佈,一派江南水鄉的田園風光。

長江口——河口沙洲


長江口——河口沙洲


長江口——河口沙洲


長江口——河口沙洲


長江口——河口沙洲


長江口——河口沙洲

長江口地區唯一基本保持原生狀態的河口溼地【九段沙】

長江口——河口沙洲


長江口——河口沙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