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艦回國之路:從烏克蘭購買半成品,被土耳其阻攔,繞半個地球

遼寧艦回國之路:從烏克蘭購買半成品,被土耳其阻攔,繞半個地球

遼寧艦

2012年9月25日,對於中國這個海權大國來說是個具有歷史性的一天,中國的第一艘航母“遼寧艦”正式交付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服役。就在這一刻,中國人民幾代人的“航母夢”終於得以實現。

歷史上的中國,飽受來自海洋上的侵犯和威脅,在改革開放以後,中國開始逐漸從內陸走向海洋。“遼寧艦”航空母艦的出現,為維護中國的海洋主權又跨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遼寧艦”上的裝備幾乎都是解放軍最為現代化的裝備,同時也使用了我國自行研製的殲-15艦載機。此後,它將會和其它護航艦艇、潛艇等協同作戰,形成一個海上立體式的作戰體系。

遼寧艦回國之路:從烏克蘭購買半成品,被土耳其阻攔,繞半個地球

殲-15在“遼寧艦”上起飛

瓦良格號的前世今生

“遼寧艦”前身叫“瓦良格”號,作為蘇聯的第三代重型載機巡洋艦,曾被寄予了厚望。1985年,瓦良格號航母在烏克蘭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廠開始製造。1988年11月25日,“瓦良格”號首次下水成功。

“瓦良格”號採用了滑躍式起飛的甲板平臺,它的作戰性能直逼美國在二戰後的常規動力航空母艦,達到了蘇聯時期製造航空母艦的巔峰。然而,就在這個時候,一場巨大的危機在蘇聯瀰漫開來。

1991年12月25日,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解體,讓蘇聯的海上強國夢也隨之破滅。蘇聯留下的龐大家產由15個共和國瓜分繼承,當時幾乎所有的大型艦艇都在烏克蘭的造船廠建造,而“瓦良格”號航母僅僅才完成了68%的進度。

遼寧艦回國之路:從烏克蘭購買半成品,被土耳其阻攔,繞半個地球

蘇聯解體後的國家

蘇聯解體後,在烏克蘭建造中的艦艇就全部歸屬了烏克蘭所擁有,“瓦良格”號也是其中之一。但是,烏克蘭此時的經濟卻難以支撐起建造“瓦良格”號的費用,於是在1992年1月被迫停工。同期建造未完工的還有“烏里揚諾夫斯克”號核動力航母,烏克蘭的造船廠竟然把它當作廢鋼鐵給賣掉。

時任烏克蘭總統的克拉夫丘克在1991年競選總統時滿懷信心地說:

“烏克蘭需要“瓦良格”號,我們一定能建成它”。

1993年,俄羅斯曾經計劃出資將“瓦良格”號剩餘的32%工程建造完成,然後再移交給俄羅斯海軍,但始終沒有和烏克蘭談攏價錢而放棄。

遼寧艦回國之路:從烏克蘭購買半成品,被土耳其阻攔,繞半個地球

廢舊的“瓦良格”號

澳門一家公司成功競拍

停工後的“瓦良格”號被長期擱置在舾裝碼頭上,任憑風吹日曬,成了一堆無人問津的廢鐵。按照烏克蘭政府的計算,若將該艦解體需要花費2.5億美元,但解體後的廢鐵卻只能賣到500萬美元。於是,烏克蘭開始積極為“瓦良格”號尋找買家。

從1995年開始,中國曾經五次派遣代表團前往烏克蘭造船廠考察,烏克蘭非常傾向於把“瓦良格”號賣給中國。由於考慮到航空母艦的造價太高,而且國內發展航母的時機也不太成熟,最終還是放棄了。

不久,美國開始出面干涉烏克蘭變賣“瓦良格”號航母的計劃,要求烏克蘭必須把上面的武器全部拆掉後才能出售,否則將採取經濟制裁。

1998年,全身破舊不堪、且已經被拆卸一空成為空殼的“瓦良格”號,被烏克蘭送上了拍賣臺。經過了幾輪的競價後,韓國和美國的兩家廢品收購商紛紛選擇退出,來自澳門的創律旅遊娛樂有限公司最終中標,以2000萬美元的價格買下了“瓦良格”號,打算“以航空母艦這一特殊景點,改建成全球最豪華的賭船”。

從此,“瓦良格”號終於有了它的新主人,可是“瓦良格”號的坎坷遭遇並沒有就此結束,一場更大的困境才剛剛開始。

遼寧艦回國之路:從烏克蘭購買半成品,被土耳其阻攔,繞半個地球

博斯普魯斯海峽

土耳其阻止“瓦良格”號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

1999年7月,澳門創律旅遊娛樂公司僱用數艘拖船,拖著“瓦良格”號開始了漫長的回國航程。按照預定線路,“瓦良格”號將穿越黑海、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最終到達中國,可是航程剛一開始就遇到了問題。

2000年6月17日,在拖船牽引下的“瓦良格”號航母正按原定計劃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時,卻被土耳其政府阻攔,強行命令返回黑海。

給出的理由是:

“船體過大,影響其它的船隻航行。而且沒有動力,黑海沿岸遍佈名勝古蹟,萬一這艘沒有動力的船隻和這些名勝古蹟相碰撞,將造成重大損失。

如果一定要過,要不把航母拆成碎塊運走,要不就給它安裝動力系統。”

遼寧艦回國之路:從烏克蘭購買半成品,被土耳其阻攔,繞半個地球

鏽跡斑斑的“瓦良格”號

更加讓人感覺有意思的是,當時土耳其政府內部同時出現了“放行”和“不放行”的兩種態度:

  • 1、總理府和外交部都傾向於對“瓦良格”號放行;
  • 2、和美國走得比較近的主管海洋事務的國務部長米爾札歐魯堅決反對放行。

與此同時,臺灣駐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辦事機構也一直在四處遊說,企圖阻止“瓦良格”號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

博斯普魯斯海峽是溝通歐亞兩洲國家的海上交通要道,也是黑海沿岸國家進出外海的第一道關口。實際上,在此前博斯普魯斯海峽並非沒有大型軍艦通過的先例,“瓦良格”號的兄弟艦、俄羅斯現役的唯一一艘航母“庫茲涅佐夫”號就曾經兩次通過該海峽。

“瓦良格”號無奈只得返回黑海,但是創律公司每天要向拖船公司支付8500美元的高昂費用。在此期間,中國和土耳其兩國的高層人員開始互相訪問,也為“瓦良格”號的放行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氛圍。

遼寧艦回國之路:從烏克蘭購買半成品,被土耳其阻攔,繞半個地球

博斯普魯斯海峽

經過了長達9個多月的多方斡旋,終於在2001年8月24日,土耳其總理艾西費特同意“瓦良格”號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當然,他們也並不是無條件答應的。

土耳其海洋署向中國提出“瓦良格”號通行海峽時,必須具備的20項安全條件,其中第一個條件就是讓“中方交納10億美元的風險保證金。”

還要求:

“由“瓦良格”號航母穿過博斯普魯斯海峽所造成的精神上、物質上的損失,都將由中方承擔,而且保函為期兩年不可撤銷,不接受中國保險公司的保函,要求中國銀行直接和土耳其銀行做保函。”

11月1日,停靠了長達一年之久的“瓦良格”號航母在11艘拖船拖行和12艘救難消防船的護航拖帶下,終於穿過了博斯普魯斯海峽。

原本以為接下來的航行會一帆風順,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再次發生。

遼寧艦回國之路:從烏克蘭購買半成品,被土耳其阻攔,繞半個地球

藍線為預定路線,紅線為繞行回國路線

一路艱辛,終於到“家”

11月3日,“瓦良格”號在行駛至愛琴海時,遭遇了罕見的特大海上風暴,甚至一度與拖船失去了聯繫。在狂風巨浪中漂泊了3天之後,“瓦良格”號終於闖過了風暴。

行駛途中,“瓦良格”號再次接到了禁止通過蘇伊士運河的通知。無奈之下,“瓦良格”號只能經過地中海,穿越直布羅陀海峽駛出大西洋,然後再繞行非洲好望角進入印度洋,之後再途經馬六甲海峽。

2002年3月4日,歷經了將近長達三年的時間,航程幾乎了繞過了半個地球的“瓦良格”號終於抵達了終點大連港。由於“瓦良格”號在拖行途中遇到的各種波折,使得“瓦良格”號的成交總成本從2000萬美元變成了1億美元。

早在1999年澳門迴歸的時候,創律集團主席徐增平就表示:

“如果國家需要,我將毫不猶豫地獻出這艘航母,為國家服務。”

遼寧艦回國之路:從烏克蘭購買半成品,被土耳其阻攔,繞半個地球

到達中國時的“瓦良格”號

中國為什麼要選擇“瓦良格”號進行改造

其實,“瓦良格”號航母並不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艘航母。1985年,澳大利亞的一艘輕型航母“墨爾本”號在退役後,就被當做廢船賣給了中國的拆船公司。

“墨爾本”號原本是英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研製的“尊嚴”級航母,但艦體上的相關武器裝備還沒來得及安裝,二戰就結束了。後來被澳大利亞買去,編入了澳大利亞皇家海軍服役。由於“墨爾本”號不斷髮生撞船事故,甚至發生火災,忍無可忍的澳大利亞海軍只好將重要設備全部拆卸後,當做廢鐵賣掉。

雖然“墨爾本”號航母最終還是被拆除了,但卻為中國的航母之路跨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遼寧艦回國之路:從烏克蘭購買半成品,被土耳其阻攔,繞半個地球

航母內部構造

中國之所以選擇改造“瓦良格”號航母,還因為它有著非常優秀的血統,它與俄羅斯現役唯一的一艘航空母艦“庫茲涅佐夫”號是兄弟艦,當初“瓦良格”號也正是在這艘兄弟艦的基礎上進行改進製造的。

“庫茲涅佐夫”號是蘇聯的第三代航母,由於當時美國對航空母艦技術的封鎖,蘇聯依然能夠憑藉一己之力,動用了800多個行業的專家和大約7000多個工廠製造,打造成為了蘇聯歷史上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航空母艦,這對於蘇聯來說,是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瓦良格”號與“庫茲涅佐夫”號不論是在性能上,還是外形上,都有著極大的相似之處。可以說,對“瓦良格”號進行改造,是在我們可以選擇的範圍內,最好的選擇了。

遼寧艦回國之路:從烏克蘭購買半成品,被土耳其阻攔,繞半個地球

航母內部構造

為什麼不自主建造?

航空母艦的建造是一個龐大而複雜的系統工程,它涉及到了一個國家的軍事、工業、科技水平,以及工業組織水平等等。就算是現在,全球能夠擁有獨立自主建造航空母艦能力的國家也是寥寥無幾。

其實,縱觀世界上航空母艦的發展,大多數也都是由改裝起步的。

中國與其耗費巨大的資金和精力去從零開始摸索航空母艦的內部構造,倒不如直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這樣的起點會更高。就這一點來說,與中國有著相同選擇的國家還有印度。

如今,這艘由“瓦良格”號改裝而來的“遼寧艦”航母已經交付中國海軍服役。“遼寧艦”除了沿用前蘇聯時期設計的航母外殼之外,內部以及艦體上的裝備幾乎全部都是中國自主研發生產的,這也為日後中國建造出更多的航空母艦奠定了基礎。

遼寧艦回國之路:從烏克蘭購買半成品,被土耳其阻攔,繞半個地球

殲-15

寫在最後

經過改裝後的“遼寧艦”航母,早已經不是當年蘇聯時期建造的那艘廢舊的“瓦良格”號了,從1985年開始建造,到2012年的正式加入海軍服役,歷經了27年的時間,在中國重新獲得了新生,也象徵著中國的海上力量正在不斷崛起。

“遼寧艦”航母見證了一個大國捍衛海疆,走向遠洋的不懈努力,它更像是一個國家伸出的拳頭,時刻威懾著妄圖前來進犯的海外之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