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深改委再提“嚴格退市監管” ,釋放什麼信號?

導讀: 無論是金融委,還是證監會均已將退市制度改革放在與註冊制改革“並駕齊驅”的地位今。

在金融委會議提出“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之後兩天, 11月2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上就審議通過了《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機制實施方案》《關於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若干意見》。

“十四五”規劃的頂層設計定調後,資本市場下一階段的改革路線圖也更趨明晰。

10月31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以下簡稱金融委)召開專題會議,傳達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研究部署金融系統貫徹落實工作。

關於資本市場建設,金融委此次會議上提出,要增強資本市場樞紐功能,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推進金融雙向開放。堅決整治各種金融亂象,對各類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積極穩妥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堅決維護金融穩定,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今年10月15日,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受國務院委託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告了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有關工作情況時表示,“經過科創板、創業板兩個板塊的試點,全市場推行註冊制的條件逐步具備”。

“證監會將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在國務院金融委的統一指揮協調下,深入總結試點經驗,及時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選擇適當時機全面推進註冊制改革。”易會滿表示。

而10月31日金融委會議則再次為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定調。

“註冊制改革試點應該說非常順利,從去年的科創板到今年的創業板,註冊制改革試點落地平穩,運行符合市場預期,投資者和監管層都給予了高度認可,標誌著註冊制改革試點階段的結束。”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表示,很快註冊制就會進入到全面推廣、全面普及、全面覆蓋階段。有了科創板和創業板的註冊制試點經驗,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推進得會更快,且會更平穩。

“鑑於目前註冊制試行的情況,之前的預期是明年開始推進全面實行註冊制,最晚後年啟動。”有北京地區資深投行人士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有市場消息稱,監管層擬合併深交所主板與中小板,並重啟深交所主板市場的IPO。

“深交所主板和中小板合併不存在任何制度障礙,近幾年兩個板塊的監管要求及相應的規則制度也在統一。”上述資深投行人士預計,未來註冊制的全面實行或與深市主板、中小板合併同步進行。“目前深市並沒有存量排隊企業,只需將中小板的排隊企業像創業板註冊制改革時一樣進行挪移即可。”

對於全面實行後的註冊制與目前科創板、創業板承載的註冊制有何差異。董登新認為,主板、中小板實行註冊制可能會比科創板、創業板簡單得多。

董登新指出,科創板和創業板的註冊制是專門為科創企業量身定做的,主要針對科創企業的新業態、新模式,在IPO標準上設定了一個多通道的包容性的標準。而對於主板和中小板而言,其掛牌的主要是傳統行業或者是成熟企業,IPO標準會更加簡化,主要重視其業績穩定性、規模體量等,這是對傳統企業最主要的、基本的考核點。而允許未盈利的高科技企業上市,應該還是科創板和創業板的專屬紅利。

除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外,10月31日金融委會議上還提出,將增強資本市場樞紐功能,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無獨有偶,10月30日,在中國證監會分別召開的黨委會和黨委理論中心組擴大學習會上,證監會主席易會滿也在講話時表示,要以註冊制和退市制度改革為抓手,帶動發行承銷、交易、持續監管、投資者保護等各環節關鍵制度創新,全面加強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

由此可以看出,無論是金融委,還是證監會均已將退市制度改革放在與註冊制改革“並駕齊驅”的地位,兩者也將成為“十四五”規劃下資本市場改革制度建設的關鍵抓手。

11月2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上審議通過了《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機制實施方案》《關於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若干意見》。

會議指出,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機制、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是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制度安排。要堅持市場化、法治化方向,完善退市標準,簡化退市程序,拓寬多元退出渠道,嚴格退市監管,完善常態化退出機制。要加快健全證券執法司法體制機制,加大對重大違法案件的查處懲治力度,夯實資本市場法治和誠信基礎,加強跨境監管執法協作,推動構建良好市場秩序。

“資本市場的進一步市場化改革在於更有效地為資產定價,核心在於‘入口’和‘出口’雙向的市場化。”有券商首席分析師表示,將退市制度提升到與註冊制同等高度,是考慮到當前上市公司數量已達到近4000家的規模。

董登新也表示,退市制度和新股發行制度是相對應的,既然股票發行制度已經從核准制改為了註冊制,那麼退市制度也應該向科創板和創業板的退市制度看齊。

近年來,包括證監會在內的監管層已在著力完善退市制度,個股退市的案例也屢見不鮮。

近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市場一部主任李繼尊即在公開場合表示,當前退市力度前所未有,促進了市場的優勝劣汰。據統計,去年以來,有24家上市公司被強制退市,這個數據是之前6年總和的兩倍。

目前,註冊制下的科創板和創業板的退市制度進行了“三廢”改革,即廢除暫停上市,廢除恢復上市,廢除重新上市。在董登新看來,主板和中小板也必須要實行統一的退市制度。

“只要實行了退市制度的三廢改革,那麼就能夠大幅提升退市的效率,縮短退市的週期,從而使新退市制度更具有威懾性,更能發揮優勝劣汰的作用,讓股市的資源配置功能凸顯出來。”董登新稱,未來新退市制度一旦全面覆蓋落地實施,可以想象垃圾股和殭屍企業不僅僅退市效率高,退市週期大幅縮短,而且退市企業當中可能會有一半以上都是通過投資者用腳投票,被一元退市標準趕出市場。

“未來退市制度改革或許還需要依賴於包括集體訴訟在內的市場化方式,在充分保護投資者利益的情況下,使得企業的退出流程更加順暢、公平、便捷。”上述券商首席分析師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