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学习状态自测,看看你的“提分潜力”有多大

2020对学生来说是艰难的一年,正常安排被反复打断,9月好不容易能整整齐齐坐在教室,面对面听老师讲课,一切仿佛步入正轨。

但是!经过这两三周的学习,不少同学发现自己怎么力不从心了?做题速度变慢、上课总是跑神儿、开学考不尽如人意、公式学了就忘……

你需要“自我诊断”!把好的学习习惯找回来,对症下药,迅速恢复最佳状态。


症状1:

上课跑神儿,坐不住

解决办法:提前预习+上课主动答题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很可能是你对于老师所讲的内容过于陌生,茫然十几分钟,整个人就开始犯困,前10分钟没能跟上节奏,后半节课基本吸收不到知识。

预习可以帮你建立课堂良好互动,提前一天或半天,浏览章节内容,标注有疑问的地方。

上课时,老师提问别人,主动在心里回答问题,对照老师的讲解来理解具体知识点。


症状2:

做题速度变慢

解决办法:回溯基础+给别人讲题


做一道题,需要流畅使用相关概念定理、知识点、公式,快速反应,得出答案。如果从脑中提取知识点都比别人慢上个几秒钟,可想而知一场考试下来,要比别人少拿几道题的分!

基础不牢,只有背背背,没有其它捷径。但记忆是有窍门的,通过给别人复述定理、讲题,可以直接暴露自己不懂的地方在哪里,再针对薄弱点反复记忆。


症状3:

问题重重,不知道从何改起

解决办法:回顾总结


包括两个方面:

❶ 平时记录。主动培养分析意识,上课哪个点听不懂,做题卡在哪一步,考试反复出错点……不要放过,及时记录(不然周末做全科总结时,会发现不知从何下手,很浪费时间)

❷ 周末专门挑两个小时,做全科总结。抓重点科目的重点内容,已经学会的划掉,没有掌握的下周继续关注。注意详略得当,合理分配时间。


很多同学虽然意识到了问题,但是害怕改变,不愿意思考问题的原因,更谈不上快速提分。眼看着其他同学一次比一次考得高,自己则慢慢被甩在后面。最终,在高考场上后悔不迭。

改变很难?你可以看看他们,给自己增添一些信心。


开学学习状态自测,看看你的“提分潜力”有多大

左鹏飞,作为“博士毕业签约华为,200万年薪”的故事主角,成为近一年来媒体竞相报道的励志对象。

开学学习状态自测,看看你的“提分潜力”有多大

『左鹏飞接受采访』

临近本科毕业时,左鹏飞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就业竞争力,犹豫再三,毅然决定接受5年漫长的博士学习,同时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既然要读博,那就要做最outstanding(杰出)的博士。

于是,左鹏飞开始了长达5年的极度自律的生活:早晨8点半、下午2点、晚上6点半,进实验室学习3、4个小时,5年几乎天天如此。并且提前规划好每件事的完成时间,保证效率,避免偷懒。

坚持有了回报——在校期间,左鹏飞发表高水平论文十余篇,毕业后顺利进入华为,拿到梦寐以求的岗位。

开学学习状态自测,看看你的“提分潜力”有多大

『签约现场』

面对赞誉,他说:“我只是把别人打游戏的时间,花在了实验室里。”

同样的,2020年进入“天才计划”选拔的应届生,也并不是天生优秀——

张霁,本科就读于武昌理工学院,一所连本地人都不太耳熟的三本民办院校。即便如此,这还是他二次复读的结果。

开学学习状态自测,看看你的“提分潜力”有多大

『张霁入职华为的待遇』

起点低,但目标高,从入校第一刻开始,张霁认真遵循自己的计划,一步一步完成英语六级、考研、考博的目标。

在同学们K歌、聚餐、玩手机的时间,张霁选择坐在第一排认真听课、去图书馆研习。

刻苦的坚持带来可喜的回报:张霁顺利考入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博士毕业后,2020年5月通过华为天才少年人才选拔,入职华为,年薪201万。

开学学习状态自测,看看你的“提分潜力”有多大

成功没有捷径,如果一定要说,那就是努力读书。

高考是你的机会,而眼下的困难究竟是一座挡路的大山,还是成功的垫脚石,由你自己决定。

不逃避问题,按照文中的方法,勇敢地去改变,一定能看到进步。

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