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是場修行,既要慢,也要閒

談到喝茶,每個人幾乎都認為這項活動應該是慢條斯理的進行。

而我卻不同,每次喝茶,我都愛匆匆的把水倒進茶壺,再快速的把茶倒在水杯裡。

等到水杯都滿了後,讓茶涼快一會,我便咕嚕咕嚕的一飲而下,爽快極了。

這麼說,喝茶對我而言,只是解渴,而不是什麼文藝性活動。直到長輩對我說的一番話。

喝茶是場修行,既要慢,也要閒

有一天,我到長輩家作客。長輩也是好茶之人,於是也好奇我有沒有喝茶的習慣。

當我把我喝茶的習慣一一道出後,長輩卻嚴肅地說:"這怎麼行,喝茶本來就是要你慢下來。"

這讓我不自覺的稍微反省了自己平日喝茶的態度是否過於草率。

是的,慢下來。有時候,或許一些習慣的意義就是希望能改變你原有的生活方式。

而喝茶其中一個精粹就是讓我們在日常的匆忙中,有片刻慢活。

所謂"慢工出細活",做事情如此,泡一杯好茶更是。

泡茶時,把水緩緩倒在茶葉上,才能把茶葉的味道細細浸淫出來,把茶葉"叫醒"。

如此一來,喝茶的人,才能品嚐出茶葉所蘊含的茶香。

喝茶是場修行,既要慢,也要閒

喝茶本來就是一種細活,哪能像我那樣粗糙的把茶喝下作罷?

所以,自從聽過長輩的話,我開始也改變自己泡茶的方式。

自那以後,我再不單單視喝茶只作解渴或解膩之用。

除了解渴,我也渴望茶葉可以為我帶來更多內心的平靜。

每當面對工作,心煩氣躁之際,我都愛為自己泡一壺茶。

把水燒開,慢慢放下茶葉,最後再把茶倒在我的小茶杯上。

看著那濃厚的茶褐色落下茶杯裡,倒也有種莫名的愉悅感——這杯該是一杯濃香醇厚的茶。

喝茶是場修行,既要慢,也要閒

現在的我,泡茶後,習慣坐在一角,讓自己能好好品嚐一口茶。

我不再大口大口的喝茶,而是讓那口茶在口中停留一會。

呷一口茶後,再細品當中細微的苦澀味。一杯過後,再泡一杯。

我享受這樣平靜的時光,不費心什麼事,而只專注於喝茶。

這樣寧靜的片刻,像是為自己的心靈注滿能量,然後重新出發。

一杯接一杯,待茶葉的苦澀味漸漸減退,茶色轉淡後,我便繼續工作。

喝茶是場修行,既要慢,也要閒

對著工作,眼前的難題似乎一個接一個。

有時候我也不禁在想,到底什麼時候,這些難題才都有迎刃而解的那天。

人生嘛,總是你解決了一個難關,但又有另一難題冒出。

在腦海渾沌的時刻,我忽然想起我泡的那壺茶。

當我一開始喝茶的時候,總會嚐到那茶葉的苦澀。

尤其在肚子空空的時候,更能感受到那苦澀的威力。

但不管一開始那苦澀如何深刻,到最後,它終會變淡。

或許這也恰如我的生活,我的人生。現在看見的,感受的,都是讓我苦惱不堪的大山。

但嚐盡這些苦悲,就會苦盡甘來吧。這苦澀,終會過去的。這麼說,或許,我在呷茶的瞬間,也在品著自己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