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是想奉勸大家遠離股市吧

截止2019年11月23日,上證指數2885點,距離本次2019年1月4日2440點,上漲了18.2%,看著指數漲幅不錯,但指數不過是門面的遮羞布,現實統計數據讓人大跌眼鏡。


我還是想奉勸大家遠離股市吧

我統計一下,目前我們3700多隻A股裡,同期能跑贏上證指數的只有1200多隻,佔比只有33%多點。

由此可見,及時不考慮交易費用,絕大多數人都是跑不贏指數,要是考慮交易成本,那能跑贏指數的更是少的可憐。

我還是想奉勸大家遠離股市吧

我還是想奉勸大家遠離股市吧

看完了漲幅統計,再來看看跌幅統計。我用軟件進行統計,結果顯示,從今年1月4日最低點2440至今,在上證指數漲幅18.2%,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漲幅更大情況下,有1000多隻股不僅沒漲,還是下跌的。

這些今年不僅沒漲,還是下跌的股裡,其中很多公司業績並不算差。當然,最慘的還是那些垃圾股,不僅沒漲,一些跌幅更是超過70%。

市場股票越來越多,目前已經超過3700多隻,按這樣下去,明年估計就離4000只不遠了。很多股票,估計很多人連名字都搞不清楚,更別說瞭解了。

在這個散戶化的過程中,機構越來越強,散戶越來越弱。越往後,可以肯定的是選股將會越難,投資也會越難。。。

所以,面對艱難的市場,與其被市場消滅,虧損殆盡,不如主動遠離股市。

有朋友,希望我能分享一下自己的經驗,能有所幫助,希望能適應當下越來越難的市場投資環境。其實,前幾個月有兩篇文章,我也專門說過這個問題,

1、及時認錯。

如果說今年我最大的進化,那就是心態上的進化。以前,我總喜歡站在自己是對的角度思考投資,總是等市場糾錯,教訓深刻,意義重大。現在我總是站在自己可能錯的角度思考,這讓我保持了高度警惕,總是我自己主動糾錯。

只要是人,大多都會受“沉沒成本影響”,無論是婚姻、工作,還是投資,很多人會因為婚姻多年,而面對另一半的變心,選擇忍氣吞聲將就過日子。很多人會因為工作多年,而面對新的機會不忍離去。還有更多的人,因為投資被套,明明知道自己錯了,卻不忍認錯割肉離去,而找更多理由麻痺自己,最後虧損更多才覺得後悔。


過去,都已是無法改變的沉沒成本,我們不能因為無法改變的過去,而讓自己失去可以選擇的新機會,不僅虧損加大,還再造成機會成本。

這一年裡,我最大的收穫和進化就是克服人性弱點,投資上不再受沉沒成本影響我的交易決策。一旦意識到自己錯了,立即快刀斬亂麻,無論盈虧,立即糾錯減倉或清倉。

這使我獲得了更多新的投資機會,能更寬廣的看待投資,能有機會選擇基本面更優秀,有機構大資金認可的優質公司。

如果我不及時認錯、糾錯,不僅虧損會加大,而且無法抓住後面的成功投資機會。認錯,糾錯,是為後面成功投資奠定基石。

2、沒有目標價,沒有時間長短,沒有投資風格。

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你目標價是多少啊?你準備持有多久啊?之前文章說過,沒有風格就是最好的風格,這是源於市場是多變的,固化風格和固化思路都會讓投資遇到大麻煩,最好的投資者是要因地制宜,隨機應變。


在我看來,提前設定目標價和持倉時間,就如緣木求魚、刻舟求劍一般。

在投資目標價和持倉時間長短也是如此。不要自己主觀的提前設定目標價和時間長短,因為公司和市場都是在不斷變化的,而你先入為主的主觀目標價和持倉時間,就是你投資的絆腳石。

往往現實是,你提前設定一個目標價,最後你會發現,大多數時候不是因為到了目標價賣早了,就是因為沒到目標價坐了過山車。回想一下,是不是。

所以,正確的做法是隻設定看好的邏輯條件,然後根據公司經營變化、股價走勢變化、市場環境變化,以及投資者自身情況的變化,不斷的審視觀點和邏輯條件,而採取因地制宜,隨機應變,才是最為恰當的交易策略。

比如,我今年投資某基因檢測行業公司,從年初至今持有近一年,獲得1倍多收益,但假如我設定持倉時間和目標價,可能很早就清倉了。再比如某精裝房行業公司,持有幾個月,賺了幾十點則清倉了。更比如,某鋰電池材料行業公司、某雞肉行業公司、某紡織行業公司等等,持有時間不足1個月就立即認錯清倉了,如果我設定目標價和持倉時間,最終虧損會很大的。

3、將盈利放大,將虧損減小。

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資大師,他們中有做基本面分析的,有做技術分析的,有做長線投資的,有做成長投資的,有做價值投資的,也有專業投機的。

這些大師,他們都取得了成功,獲得了最優秀的投資收益。儘管他們的方法各不相同,但我發現他們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在他們做對的時候堅持下去,在做錯的時候立即認錯糾正出局。

做對了就堅持,做錯了立即糾錯出局,只要能做到這兩點,就可以將盈利放大,將虧損減小。但這個知易行難,很多人過不了內心這一關。

數據統計下來,這幾年我的每筆投資成功幾率,並不算很高,能積累下來收益,主要還是靠的賺時將盈利放大,虧時將損失減小,但前兩年做的還是不夠好,還需要不斷修煉提升自己。

4、尊重市場,敬畏市場。

最近我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尊重市場,敬畏市場,這也是很多國際交易大師常說的話。

市場是聰明的,市場更是強大的。在市場面前,我們每個投資者,不過就是一粒塵埃,經不起它揮揮衣袖。

作為一個普通投資者,要想在市場生存,就不要拿自己微弱的力量與市場抗衡。要學會理解市場,尊重市場,敬畏市場,保持謙卑的姿態,從市場的角度思考學習。

很多人,總是認為市場是錯的,自己才是對的,一味的認死理,麻痺自己。尤其是價值投資者,更容易認死理,倔強的要跟市場抗衡到底,但結果大多是慘淡的。如價值投資鼻祖格雷厄姆1930年在大熊市中認為價值低估了,開始加槓桿抄底,但實際上不僅是他認為市場價值低估,更是他低估了市場的力量,沒有尊重市場,敬畏市場,最後在破產在了1932年。

類似的情況,國內某銀行價值投資知名人,在投資某菸蒂價值股和一連串銀行價值股時損失慘重,基金短期之內腰斬再腰斬,主要還是因為太過於相信自己,不夠尊重市場,敬畏市場。

5、保持謙虛謹慎,多閱讀,多學習。

保持謙虛謹慎,是一個投資者必備素質。當我們越是投資成功的時候,內心越要保持謹慎,因為往往失敗就在自己因為成功而飄飄然之後。

同時,還需要不斷的閱讀學習,擴展自己的能力圈,不要固步自封,即使像巴菲特那樣成功的投資大師,他也在堅持不斷學習擴展能力圈。

不要只記得巴菲特說堅持自己能力圈,而忽略了他說每天堅持閱讀學習。在股市這個逆水行舟的地方,只有通過不斷學習,才能保障自己長期不被市場淘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