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之路多艱辛,汽車業一直與民同在

北京時間,2020年4月4日上午10點,這是一個終將被歷史銘記的時刻。

抗“疫”之路多艱辛,汽車業一直與民同在

這一刻來臨時,車輛停擺鳴笛,行人駐足默哀,這是14億中國人的3分鐘。


這3分鐘,是致敬,是默哀,更是回首來時路的幾多沉痛和感慨。


這3分鐘,也是希望,是慶幸,是“冬將盡、春可期,山河無恙、人間皆安”的期盼。


幸而有你,屬於14億中國人的勝利,終將來臨。只不過,這場勝利,我們付出了太多,失去了太多。過往的3個月,每一天每一步,都走得無比艱辛,抗“疫”的路上,各行各業都竭盡所能、迎難而上,在冬去春來的幾個月裡,留下了太多動人的故事。


這其中,當然也少不了汽車行業,抗“疫”之路,汽車行業一直與民同在、與子同袍。


捐資捐物,我們當仁不讓

1月23日,總部位於湖北的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首當其衝,第一個公開宣佈為抗“疫”捐款,向武漢市慈善總會捐款1000萬元。

抗“疫”之路多艱辛,汽車業一直與民同在

此後,大批車企紛紛出動,傾囊相助。這其中,有一汽、廣汽、上汽、北汽等央企和地方國企,也有奔馳、寶馬、捷豹路虎、福特、通用等外資品牌,更有吉利、恆大、寧德時代、神州租車等有擔當的大型民企,還有小鵬汽車、哪吒汽車等造成新勢力。


沃爾沃更是設立抗擊新型冠狀病毒專項資金。


據不完全統計,僅僅是截止到2020年2月1日,汽車行業累計捐款捐物已超10億元。

抗“疫”之路多艱辛,汽車業一直與民同在

除了我們熟悉的汽車製造商外,許多汽車零部件和經銷商等企業也都獻出了一份愛心,無論是直接的款項,還是醫療物資,抑或是出行服務,都是為抗擊疫情貢獻的一份力量。


人民需要什麼,我們就造什麼

捐資捐物之外,不少車企在無法正常復工的情況下,緊急轉換生產線,跨界生產防疫物資,開啟了更加“硬核”的抗“疫”之路。


廣汽、五菱等車企迅速組織人力、物力進行口罩生產。廣汽通過資源調配,自制30-50臺口罩生產設備;五菱更是改進14條生產線,迅速投入口罩生產,並將生產出的600萬隻口罩免費發放給群眾使用。

抗“疫”之路多艱辛,汽車業一直與民同在

比亞迪更是成了目前全球最大量產的口罩工廠。今年2月份,比亞迪汽車就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宣佈,將協調資源,著手防護物資生產設備的設計和製造,援產口罩和消毒液。非常時期,比亞迪也體現出了非常速度。3天出設計圖紙,7天出設備,10天出產品,口罩產能2月底可達500萬隻/天,消毒液產能5萬瓶/天。


此外,廣汽、陝汽等多家車企,也紛紛轉產口罩,還有不少車企轉產呼吸機等治療新冠肺炎的醫療設備。


在這場疫情阻擊戰中,汽車行業用切實的行動展現了企業擔當和社會擔當,用“人民需要什麼,我們就造什麼”的宣言打了一場最硬核的“抗疫攻堅戰”。


非常時期的“自救”,我們各出奇招

非常時期,各行各業都經歷了不小的打擊,汽車行業更是如此。


本來行業的“寒冬”就還未褪去,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對於整個行業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慘淡的銷量、無法正常復工復產的困境,很多車企多面臨著“滅頂之災”。

但我們不想被“打趴下”,我們也不能被“打趴下”,非常時期,汽車行業各出奇招展開了“自救”。


特殊時期不能聚眾集會,新車發佈不能搞大型的線下活動了,怎麼破?好辦!那就是“線上見”,來個“雲發佈”。

抗“疫”之路多艱辛,汽車業一直與民同在

從3月初開始,就陸續有不少車企,通過網絡平臺直播發布新車。即便是繼而連三的一些大型車展也被迫取消或者延期,也沒有阻擋住新車與消費者見面的腳步,一場又一場的“雲發佈”進行得如火如荼、有聲有色。


非常時期,車不好賣怎麼辦?有辦法!直播賣車!

抗“疫”之路多艱辛,汽車業一直與民同在

為了應對行業困局,很多汽車品牌和經銷商、汽車電商紛紛轉戰線上,推出VR看車、直播賣車等新服務,甚至有的車企老總,都親自下場,當起了“網絡主播”。


疫情緣故,消費者不便出門怎麼辦?好說!送貨上門!

抗“疫”之路多艱辛,汽車業一直與民同在

所以很多車企開展“上門”服務,像試駕、交付等業務形式都可以通過一對一的“上門”來實現,必要時候,還能實現“無接觸配送”。


除此之外,一些車企帶在宣傳上也玩兒起了新思路,比如,4月3日,奧迪新A4L的“workshop”,也是通過網絡直播的形式進行的,通過精心製作的視頻畫面對新車進行了新穎直觀的介紹。

抗“疫”之路多艱辛,汽車業一直與民同在

如果說這場疫情還多少有什麼價值的話,或許,給行業帶來新思路也算得上是一種吧。


因為這場疫情,汽車業在銷售、新車發佈上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雖然這是疫情之下的無奈探索,但也同樣是一種主動反擊,而且,誰又敢說,未來汽車行業不會出現另外一個“李佳琦”呢?


汽車消費重啟,指日可待

網絡銷售新思路之外,汽車行業的“自救”行動中,傳統思路也同步進行。各種打折促銷、低價讓利優惠活動層出不窮,就連不少一向高冷的豪車大品牌也紛紛放低姿態,不惜大幅降價讓利消費者。

抗“疫”之路多艱辛,汽車業一直與民同在

車企著急,國家和地方也同樣著急,出臺了不少政策來刺激消費。


2月20日,商務部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商務部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出臺進一步穩定汽車消費的政策措施,減輕疫情對汽車消費的影響。同時鼓勵各地根據形勢變化,因地制宜出臺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增加傳統汽車限購指標和開展汽車以舊換新等舉措,促進汽車消費。

抗“疫”之路多艱辛,汽車業一直與民同在

2月中旬,佛山市率先出臺了一系列汽車鼓勵政策來刺激消費,此後,湘潭、廣州、浙江、南昌、重慶等多地地方政府相繼推出刺激汽車消費的相關政策。


3月3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將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徵購置稅政策延長2年;支持京津冀等重點地區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柴油貨車;對二手車經銷企業銷售舊車,從今年5月1日至2023年底減按銷售額0.5%徵收增值稅等促進汽車消費措施。

抗“疫”之路多艱辛,汽車業一直與民同在

一波又一波的利好政策不斷,汽車行業又看到了希望:消費重啟,車市待興。


抗“疫”之路多艱辛,汽車業一直與民同在

警報長鳴,這個清明節,註定要被永遠銘記。


清明已過,春天已真正到來。我們在這個冬天所經歷的一切,是悲傷的記憶,是告別親人的不捨,也是堅定抗爭中生命的頑強與不屈。帶著逝者的遺志,我們不會被輕易擊垮。嚴冬之後,必有萬物復甦,必有夏花爛漫。


願山河無恙氣清景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