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進軍比特幣!真的是利好嗎?我看到的卻是另外一個機會

前幾天,看到一個新聞,就是

巨頭文藝復興科技(Renaissance Technologies)盯上了比特幣,允許他們最賺錢的旗艦基金進軍比特幣期貨市場。


看完心裡一驚,期貨市場迎來了更強大的對手,做期貨賺錢可能越來越難了。

不過,還是有很多人把這個消息解讀為利好:

文藝復興進軍比特幣!真的是利好嗎?我看到的卻是另外一個機會


在幣圈,有一類人,會把幾乎所有的和幣圈相關的內容都認為是利好:

國家關注區塊鏈技術了,利好幣圈,

華爾街資金入場了,利好幣圈

發生戰爭了,利好幣圈······


提起文藝復興、西蒙斯、大獎章,幾乎所有Quant都聽聞過他老人家和文藝復興的輝煌業績。

簡單的說,投資界大家都知道巴菲特,並被封為股神,但是,高手往往更加低調,詹姆斯·西蒙斯只是不喜張揚且很少接受採訪。

這個低調到有點寡淡的老人卻有著一個驚人的記錄——連續27年回報率打敗巴菲特。

30年平均回報率39%


拿今年的行情來說:

全球最大的對沖基金橋水基金今年3月虧損16%,第一季度累計收益率為-23%;“股神”巴菲特執掌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今年迄今已在股票投資中損失465億美元,佔其股票持倉的19%。

文藝復興科技旗下大獎章基金截至4月14日,其年初以來的收益率達到24%,每年收益若不扣佣金,它的平均收益為39%,而巴菲特每年的年化收益在20%。

根據WSJ報道,大獎章基金今年年初至4月14日上漲了24%。標準普爾500指數在過去12個月(截至4月14日)下跌了11.4%。這遠遠超出了整個股票市場的漲幅,因新冠病毒的迅速傳播以及政府抗疫舉措使許多經濟體陷入停頓,同期股票市場已經下跌了逾11%。

文藝復興進軍比特幣!真的是利好嗎?我看到的卻是另外一個機會


即使在市場極度恐慌的3月,大獎章基金都獲得了9.9%的回報率。目前大獎章基金停止對外,僅向公司員工、前員工和少數老客戶開放,資管規模約為100億美元。

根據文藝復興科技文件的描述:

“比特幣是這些期貨交易的基礎商品,是一種相對較新的、投機性很強的資產。同時,比特幣和基於比特幣的期貨非常不穩定,隨著時間的推移,投資結果可能會有很大的差異。”


文藝復興進軍比特幣!真的是利好嗎?我看到的卻是另外一個機會


從文件中可以看出,文藝復興科技在比特幣上的活躍程度並不明確,也不清楚它是否購買了任何一種加密貨幣期貨,只知道它現在:

被允許參與比特幣期貨交易。

從我的角度,我認為對比特幣並不是利好,原因有幾點:

一、文藝復興科技表示將交易限於芝商所(CME)的現金交割比特幣期貨合約。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比特幣期貨於2017年推出,以現金結算,無需接收比特幣本身。

無需購買比特幣也能在期貨市場交易,至少入場的資金不用去大量購買比特幣,這其實算不上是利好。

二、期貨市場將迎來更強大的對手

在更強大的賺錢機器面前,普通人想在期貨市場賺錢越來越難,西蒙斯用“量化思維”挑戰華爾街的基本面交易員。

文藝復興科技公司(Rentec)最顯著的特點在於使用不斷優化的算法,從海量的市場數據中找出金融標的價格、宏觀經濟、技術指標等觀測值之間隱含的數學關係,發現當下微小的獲利機會並進行快速、大規模的套利。

我看到的機會:

其實,討論華爾街資金入場是否利好或者利空比特幣的意義其實並不大,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畢竟,那些聰明的錢投資比特幣,目的可不是為了給大家接盤的,也是為了賺錢的。

對於個人投資者,為何不學習用量化的方式去做交易呢?

最近,我自己就在研究量化交易在數字貨幣中的應用和實戰,當初選擇學習量化,最主要的原因是沒時間盯盤看盤,經過牛熊的轉換,越來越意識到,一味死囤幣還有主觀交易,並不能讓你真正在市場上賺到錢。

知道看到邢不行的課程中的案例:

文藝復興進軍比特幣!真的是利好嗎?我看到的卻是另外一個機會


同期ETH從600跌到300,如果用量化的思路和策略,5個月翻6倍。

就這點讓我看到了量化交易在數字貨幣中盈利的可能性,比起囤幣不賣,靠信仰賺錢,靠策略和機器可能會更靠譜。

與其提高牌技,我更願意花時間尋找對手更弱的牌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