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勢待發 我國數字貨幣有望加速落地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王莉)

近日,關於中國央行數字貨幣(DCEP)的消息被不斷提及。4月10日,央行辦公廳主任周學東在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發佈會上指出,關於數字貨幣,央行正按照原定計劃有序推進。此前的4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召開了2020年全國貨幣金銀和安全保衛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會議強調要加強頂層設計,堅定不移推進法定數字貨幣研發工作。中國央行的數字貨幣如何運行,中國會成為第一個發行數字貨幣的國家嗎?

蓄勢待發 我國數字貨幣有望加速落地

資料圖 CNSPHOTO供圖

各國央行紛紛佈局

實際上,當前很多國家都在進行央行數字貨幣佈局。今年4月6日,韓國央行宣佈已經啟動了一項關於央行發行數字貨幣的試點計劃,為期22個月,用來檢查韓國央行發行此類貨幣的能力。2月21日,瑞典央行在全球率先開始其央行數字貨幣電子克朗(e-krona)測試。此前,法國央行發佈了CBDC實驗應用方案徵集令,將在今年7月10日前,選出最多十個方案進行下一步的試驗。英國央行——英格蘭銀行近日在一次網絡研討會上透露,他們正在審查加密貨幣對未來貨幣使用的影響。

對於中國央行推出數字貨幣的原因,國盛證券研究報告根據央行官員的公開發言總結為:一是順應數字經濟浪潮,助推數字經濟發展;二是現有紙鈔體系存在若干問題,例如發行、印製、回籠和貯藏等環節成本較高,流通體系層級多,攜帶不便,易被偽造、匿名不可控,存在被用於洗錢等違法犯罪活動的風險。此外,數字貨幣還有利於抑制公眾對私有加密數字貨幣的需求,捍衛國家數字貨幣主權。

有機構分析,中國央行數字貨幣不是簡單的人民幣的電子化,是智能化貨幣,可加載智能合約、可定向流通、可追蹤,是“超級貨幣”。

央行官員曾表示,中國央行數字貨幣採用“中央銀行-商業銀行”雙層運營體系。這沿用了現行的紙幣發行流通模式,即央行將數字貨幣發行至商業銀行,商業銀行向公眾提供數字貨幣存取等服務。和央行直接向公眾發行數字貨幣的模式相比,雙層運營體系的好處是,更容易在現有貨幣運行框架下讓法定數字貨幣逐步取代紙幣,而不顛覆現有貨幣發行流通體系。此外,可以調動商業銀行積極性,共同參與法定數字貨幣發行流通,適當分散風險,加快服務創新,以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和社會民生。

六年籌備蓄勢待發

去年10月28日,中國國際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在首屆外灘金融峰會上表示,中國央行對於數字貨幣的研究已經有五六年,“我認為已趨於成熟,中國人民銀行很可能是全球第一個推出數字貨幣的央行”。

中國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發從2014年開始。2014年初,中國央行成立了法定數字貨幣專門研究小組,以論證央行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的可行性。兩年後的2016年1月20日,央行首次提出了對外公開發行數字貨幣的目標。隨後的幾個關鍵節點推動了數字貨幣的研發進程。

2017年1月29日,央行正式成立數字貨幣研究所。在成功開發法定數字貨幣原型後,該所在南京、深圳等多地佈局。2018年6月,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在深圳註冊成立全資子公司深圳金融科技有限公司,並控股長三角金融科技有限公司。

2019年可以說是央行數字貨幣快速推進的一年。當年2月,央行副行長範一飛在央行2019年全國貨幣金銀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加大改革創新力度,深入推進央行數字貨幣研發。而在當年的11月28日,範一飛在出席第八屆中國支付清算論壇時表示,央行法定數字貨幣基本完成頂層設計、標準制定、功能研發、聯調測試等工作,下一步將合理選擇試點驗證地區、場景和服務範圍,穩妥推進數字化形態法定貨幣出臺應用。

去年12月,《深圳市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行動方案(2019-2025年)》印發,指出要充分發揮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科技研究院作用,開展數字貨幣與移動支付等創新應用,加快突破與數字貨幣錢包相關的移動支付與終端安全等關鍵技術。

去年底曾有報道表示,央行數字貨幣已在深圳試點,2020年將在深圳大範圍推廣。此前也有消息稱央行已經與一些私人公司合作完成了主權數字貨幣的基本功能開發,目前正起草相關法規,為後續發行鋪平道路。再聯繫近期央行關於數字貨幣的多次表態,業內人士認為數字貨幣有望加速落地。

央行控制權將大大增強

數字貨幣的落地將給相關產業帶來利好。國泰君安研究報告表示,初步測算,數字貨幣合計對行業帶來約百億元的市場增量,將在近兩年進行釋放,或將推升2020年銀行IT市場規模增速由21%至30%。

國海證券認為,數字貨幣會給金融科技領域帶來投資機會。央行印製科學技術研究所提出數字貨幣將給銀行帶來三套新增系統,包括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系統、商業銀行數字貨幣系統以及認證系統,此外包括銀行核心系統、數據庫、ATM機在內的銀行軟硬件面臨改造,個人手機等終端和POS機也存在替換需求,利好銀行IT廠商和銀行機具生產商。

除了給相關行業帶來利好,業內人士認為,對於金融市場的控制,法定數字貨幣的威力不可小覷。去年8月17日,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披露,該所於當年3月申請了一項名為“基於貸款利率條件觸發的數字貨幣管理方法和系統”的專利。該發明的背景是,在貨幣投放的當下,央行失去對貨幣的掌控,貨幣能否最終流向實體經濟、是否能實現央行所意圖的政策目標,交由中央銀行之外的各方力量和因素來決定。而該發明提供一種基於貸款利率條件觸發的數字貨幣管理方法和系統,能夠使基準利率實時有效傳導至貸款利率。

另外,央行數字貨幣允許付款方追蹤資金流向。以精準扶貧為例,當前扶貧主管部門對資金流向的追蹤主要是將分散在不同商業銀行的付款記錄彙總,來分析推導資金流的鏈路。而根據央行數研所專利“數字貨幣定製追蹤的方法和系統”,央行可以授權,通過數字貨幣字串的可編程腳本,將扶貧資金流向追蹤功能開放給扶貧主管部門,而無需再對接多個商業銀行主體。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兼貨幣金銀局局長王信曾表示,央行貨幣的數字化有助於優化央行貨幣支付功能,提高央行貨幣地位和貨幣政策有效性。此外,央行數字貨幣利率可成為新的貨幣政策工具,央行可通過調整央行數字貨幣利率影響銀行貸款利率,有助於打破零利率下限。

專家認為,法定數字貨幣將大大提高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和調節利率的權力,央行對貨幣市場和金融市場的控制權則大大增強。央行擁有更強的貨幣和金融控制力,如果對市場管控科學得當,應該能更好地預防、緩解金融危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