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恨我歇斯底里,但更恨你的沉默和逃避 | 如何好好吵架?

文 | 初七

我恨我歇斯底里,但更恨你的沉默和逃避 | 如何好好吵架?

“七七,老吳真的不是個東西!”

緊接著電話裡一陣響動,老吳奪過了電話。

”初七,她才不是個東西。我每天累死累活地上班,她也每天累死累活地上班,我們請了個阿姨,也買了洗碗機,以為這樣就能好好過日子了伐。沒想到這個戇逼昂子現在為了誰把碗擺進洗碗機裡這種事情跟我吵了半個小時!”

七七你聽聽!他居然對我罵髒話!我什麼時候受過這種委屈!最難搞的甲方都不這麼對我講話!”

“我什麼時候罵你髒話了?丟人丟到大街上,以後都我洗碗好了伐?您啥都不用幹,您是我的姑奶奶好伐?

“你說的這是人話伐!七七是我朋友,你在她面前這個樣子講我,嗚嗚嗚嗚嗚嗚嗚嗚你根本就不在乎我的感受!

我發現我全程插不上嘴……

爭吵倒是越來越激烈,兩個人雞同鴨講,吵得沸反盈天。最後老吳摔門出去了,他女朋友尖叫著讓他永遠別回來。

……

太常見的場景了。

我恨我歇斯底里,但更恨你的沉默和逃避 | 如何好好吵架?

I. 四大主要的爭吵原因

先說明一下,打情罵俏和偶像劇式的誤會通常都可以用一炮泯恩仇的方式解決,就不在本文中討論了,你們自己甜甜蜜蜜地過就行了。

本文討論的爭吵是那些真正會傷害感情的conflict,在這種衝突裡,男生可能會氣得面露猙獰,女生化身為不講道理聲嘶力竭的潑婦,或者兩個人都覺得對方不可理喻,無話可說,陷入無盡的沉默。

這樣吵過幾回,就覺得好累,想分手了。

因素一:溝通的話術和態度(Communication)

重要的不是你說什麼,而是你怎麼說。

就像上文中的老吳,當他承諾以後都由他來洗碗的時候,明明是妥協和退讓,卻反而把矛盾推向了高潮——因為在對方心裡,懶是小問題,而“兇她”和“不在乎她的感受”是不可原諒的。

吵架作為一種比較激烈的溝通方式,它的本質還是為了向對方傳遞你的想法。如果在雙方共同解決矛盾的時候,其中某一個人把重點放到了發洩情緒這件事上,那這種溝通就被迫終止了。那些真實想法和感受沒能說出口,會讓關係進一步惡化。

因素2:憤怒和失望(Disappointment)

這是不能避免的。我們都會犯錯誤,我們可能在某種情況下做出與我們自己的價值觀不相符的事情,或者說出不是出於本心的話。小到因為偷懶而不願意做家務,大到被不信任和被無端猜測的憤怒,都在這個範圍內。

我恨我歇斯底里,但更恨你的沉默和逃避 | 如何好好吵架?

因素3:積怨已久(Resentment)

如果日常的溝通沒有維護好,就有可能發展成積怨。

當一個人在當下無法表達他的感受和所受到的傷害時,ta會把那些負面情緒壓在心底,引起怨恨。久而久之,ta會無端表現出不滿或不安,卻不說為什麼,並開始疏遠伴侶甚至重新評估這段親密關係。伴侶就這樣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被挑剔和冷落了,於是兩個人都在心裡怨恨對方,關係自然很難往好的方向發展。

因素4:不切實際的渴望或幻想(Unrealistic Expectation)

這種情況在我的讀者當中比較少有,但是還是存在於一些過於單純不知人間辛苦的女孩中。

這些少女聽著“白馬王子和公主從此過上了幸福快樂的日子”這樣的童話長大,但是很抱歉那不是真的。童話告訴我們在某個地方一定有個完美的男人在等著拯救我們,我們除了等待他御馬而來的那一天以外,沒什麼可做的了。

但是吻過幾位青蛙之後,我們就知道了,這樣的人是不存在的。生活告訴我們,人必須獨自建立自己想要的那一種幸福。一個愛你、接受你的人在身邊是很好的,但你不能強迫那個人讓你快樂。

許多關係存在衝突,是因為一方或雙方都覺得自己的期望沒有得到滿足。但有些期望是不現實的或扭曲的,這種時候人們需要被喚醒,回到現實。

我恨我歇斯底里,但更恨你的沉默和逃避 | 如何好好吵架?

II. 兩種有毒的爭吵模式

心理學家Randi Gunther和很大一部分學派認為,最具有破壞性的衝突模式就是withholders和conceders,也就是沉默退縮的人和不斷讓步的人。沒想到吧,進擊的豌豆射手什麼的都還算是不錯的爭吵對象哦。

“退縮者”在衝突中隱藏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讓步者”則會很快暴露自我,並且過快地做出討好性的反應。

時間長了,重複這種交互模式會帶來傷害。通常,退縮者生活在一個孤獨的內部世界,因為TA的沉默就像一個被海域包圍的孤島,永遠不能被人深入瞭解和理解。

而讓步者呢,他們看似是犧牲更多付出更多的那一位,但是太快達成表面的和諧,就沒有機會去探索對方更深層次的想法或動機。如果伴侶繼續以這種方式爭吵,他們可能會失去持續親密關係所需要的深層的情感聯結。

要改變這種潛在的破壞性衝突模式,雙方都必須有勇氣確定自己扮演的角色,以及驅使他們這樣做的心理原因。

儘管可以有許多不同的因素來驅使這兩個角色,但以下四個是最常見的。

  • 退縮者

1. 戰略家(The Strategist)

有些人覺得他們必須在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充分地自我保護,好好地生存下來。他們在童年時代就已經學會了這樣做,以此確保自己在任何衝突中都具有優勢。

大部分情況下這確實是有效的,但在親密關係中使用這些策略技巧的人,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中把他們的伴侶視為一個目標或者獵物。他們的伴侶越是想看清他們面具背後真實的內心,他們就越覺得被逼得走投無路,甚至變得更加封閉。

2. 受傷的戰士(The Wounded Worrier)

童年的創傷往往是壓抑的背後驅動力,所以那些小的時候因為充分信仁他人而暴露自己的小孩,在受到了傷害以後,沒有得到好的修復,從而長成了不再袒露內心的冷漠大人。

受傷的戰士在衝突中往往表現得堅韌不拔,身披層層的鎧甲,永遠無法被觸摸到柔軟的皮膚。他們經常被伴侶認為是冷漠無情的,造成對方強烈的不安全感。

3. 和平鴿(Conflict-adverse)

有些人表現得沉默寡言,是因為他們無力處理任何類型的衝突。

一場激烈爭論的戲劇性場面一開始,他們就停止爭吵,整個靈魂彷彿抽離了。他們的伴侶感到被排斥,就會更歇斯底里地尋求聯繫或逼他們開口,但這往往會讓事情變得更糟。

4. 飛行或凍結反應(Flight or Freeze Responders)

有些人在察覺到被攻擊後,會迅速退行到靜止狀態。從表面上看,他們可能是在隱藏什麼,或者試圖強迫另一方坦白或認錯。但在內部,他們其實是被凍結了,無法做出反應。(我本人有時就會這樣)

他們可能會用肢體語言或其他非語言的方式把伴侶推開,但在內心深處,他們可以說是“被嚇得愣住了”,從生理上就無法清楚地分享自己的恐懼。

我恨我歇斯底里,但更恨你的沉默和逃避 | 如何好好吵架?
  • 讓步者

1. 過分追求舉案齊眉的人(Harmony Seekers)

當面對壓抑的伴侶時,這些人無法忍受緊張的氣氛。如果不能讓他們的伴侶敞開心扉,分享他們的想法,這些人往往會想盡一切辦法來打破僵局,以便儘快回到和諧甚至甜蜜的狀態。

如果他們的伴侶持續表現防禦姿態或憤怒,這些人會想要不惜一切代價讓情況變好。有時,他們所付出的代價可能是他們自己的自尊,或者放棄在這場爭吵裡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2. 擔心被拋棄的人(Fears of Abandonment)

這些人非常害怕失去這段感情,他們會同意對方的任何要求,即使在這個過程中感到失去了自我也在所不惜。

他們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阻止對方離開。

當他們感受到衝突即將來臨時,他們會盡一切可能去安撫對方。當另一方豎起沉默的高牆時,害怕被拋棄的他們會變得焦慮不安,不知道該期待什麼。讓步是為了重新獲得一種確定感和安全感而做出的犧牲。

3. 不戰而敗的投降者(Pre-Defeated Sacrificers)

如果一個人小時候經常看到父母之間發生爭執,其中一方總是通過沉默取勝,那麼當他們覺得伴侶表現得像那個不戰而勝的父親或母親時,他們可能已經內化了一種失敗的立場,覺得自己不用“垂死掙扎”了。

他們會盡一切可能儘快擺脫痛苦,通常願意放棄自己的立場來達成妥協。因為童年時沒有看到過好好溝通共同解決問題的可能,所以當面對一個在爭吵時總是沉默的伴侶時,他們除了不惜任何代價儘快結束這種情況外,別無選擇。

4. 烈士(Martyrs)

可悲的是,有些人在衝突中讓步時會覺得自己更高尚。如果要他們挑戰伴侶的想法、感受或行為,他們會覺得羞恥。讓自己的伴侶來定義和控制關係的發展和雙方之間的天平,在某種程度上對他們來說是一件正義的事情。如果是自己在爭吵中佔了上風,他們反而會感到很不舒服。

有趣的是,這樣“高尚”的品格在親密關係中往往會成為另一種控制和壓力,使伴侶無力負擔,只能背上“不懂珍惜”的罵名趕快逃離。

我恨我歇斯底里,但更恨你的沉默和逃避 | 如何好好吵架?

III. 六個幫你好好吵架的建議

1. 直截了當地說出自己的立場,告訴對方究竟是什麼在困擾自己。這一步非常關鍵,是不積壓問題,排除關係中的長期隱患,並解決一切矛盾的基石。

2. 談論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攻擊對方,分享憤怒。談論感受和攻擊對方最大的區別在於,前者的表達方式是:“因為你做的某件事,我有一些什麼樣的想法,這種想法讓我覺得痛苦或者不安”;而後者是指責:“我會覺得這麼痛苦或不安,都是因為你怎樣怎樣”。

3. 不說“你從不”或“你每次都”這樣下定義的話,這樣是全盤否定對方可能嘗試過的進步和改變。這種一概而論的打壓,會讓對方覺得自己做得好的時候是不被看到的,自己的努力是被忽略的。

4. 給對方說話的時間,及時關注對方的想法和情緒。表達自己固然是重要的,但是搞清楚對方是怎麼想的同樣很重要。

就算你覺得對方在無理取鬧或者講大道理,也請你能認真地聽完。可能那些“無理取鬧”的話語裡面透露出了對方最深層次的恐懼和渴望。

5. 專注討論一件事,別翻舊帳。沒有人能在一次爭吵裡處理完相處中所有的問題,我自己也不能。翻舊帳不僅沒有任何好處,反而會讓人感覺無端的煩躁,矛盾和衝突一下子湧現太多,解決它們也就看起來更加遙遙無期,只讓人想放棄。

6. 絕對不要在人格上貶低或諷刺對方。既然是愛侶,必定要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往對方的心上插刀。因為我愛你,所以我要違揹我充滿攻擊性的本能,在任何時候都記住你擁有的美好人格,不給你帶來創傷,這是愛人的基本。

希望你在爭吵以後,還有更多愛我的衝動。

以上。

我恨我歇斯底里,但更恨你的沉默和逃避 | 如何好好吵架?

reference:

Randi Gunther Ph.D.(2018)“Withholders” vs. “Conceders”: A Damaging Conflict Pattern. Relationship dances between these two types can become very complicated.

The Five Main Causes of Conflict in Your Relationship(2017)

Gwendolyn Seidman Ph.D.(2017)10 Tips for Solving Relationship Conflicts. These research-backed tips can make your conflict discussions more constructive.

Felicia Spahr. 3 Common Relationship Conflicts + How To Deal With Them

TA可能會對你的消息已讀不回,但我永遠不會

不過你得先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