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活下去?全球41%初創公司現金撐不過3個月

Startup Genome最近的報告顯示,全球41%的初創公司都沒有準備3個月的現金流,在全球疫情爆發期間,這無疑是個非常嚴峻的統計數字,它意味著初創公司的生態系統是非常脆弱的。

如何活下去?全球41%初創公司現金撐不過3個月

該報告基於Startup Genome在3月25日至4月17日之間對50多個國家的1070個受調查者的採訪得出,由Startup Genome公司CEO J.F. Gauthier和首席創新官Arnobio Morelix撰寫。

如何活下去?全球41%初創公司現金撐不過3個月

紅色區域

如何活下去?全球41%初創公司現金撐不過3個月

調查顯示,全球41%的初創公司都面臨生存危險,該公司在報告中稱之為“紅色區域”,因為他們只有不到3個月的現金流維持運營。實際上,很多年輕初創公司只有一個月的現金流,在疫情爆發之前,29%的初創公司已經處於這種境地,但新冠疫情的到來,將超過40%的初創公司都推入這種不穩定的狀態之下。

從籌到A、B或者更多輪融資的初創公司來看,34%的公司現金流不足六個月,隨著融資變得越來越困難,這種情況也是比較危險的。

在疫情爆發之前拿到投資條款清單的初創公司當中,接近20%的公司遭遇投資者撤銷意向,而且53%的公司表示投資處理過程明顯放緩或主要投資者沒有給出反饋。只有28%的公司表示籌資程序正常或者已經拿到了資金。

人才和工作

如何活下去?全球41%初創公司現金撐不過3個月

自疫情爆發開始,74%的初創公司不得不減少全職員工,39%的初創公司被迫裁掉了20%以上的員工,還有26%的初創公司表示他們不得不裁掉60%以上的人員。如果從區域來看被迫裁掉全職員工的初創公司分佈,北美裁員人是最多(84%),其次是歐洲(67%)和亞洲(59%)。

與此同時,自疫情爆發之後,74%的初創公司表示他們的收入出現了下滑,而且最普遍的是比較溫和的下滑。然而,還有一部分則遭受重創:16%的初創公司表示他們的收入下滑超過80%。這種劇烈下滑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初創公司所服務的行業出現了危機,四分之三的的初創公司是因為他們所在的行業受到COVID-19病毒流行的打擊很大。

市場增長

如何活下去?全球41%初創公司現金撐不過3個月

與此同時,極少數公司出現了增長。實際上,12%的初創公司表示,自疫情爆發之後,他們的收入增長了10%以上,而且行業內有十分之一的初創公司經歷了增長,因為每次危機都會創造新機會。比如,按照Startup Genome數據顯示,財富500強公司超過半數都是在經濟緊縮的時期創辦、超過50家獨角獸都是在大蕭條期間創辦,所以COVID-19也不例外。

不過,疫情帶來的損失和增長並不是平均分佈的。從積極方面來說,B2C初創公司在疫情期間的增長機會比B2B公司高3倍;消極方面來看,服務大企業的B2B初創公司比服務中小企業的B2B初創公司更容易受到影響,而B2C初創公司出現收入增長的機會極小。

運營和管理

如何活下去?全球41%初創公司現金撐不過3個月

自2019年12月以來,超過三分之二的初創公司都已經縮減了開支,大多數公司都只是小幅縮減。然而,一些公司的成本削減幅度很大,幾乎超過十分之一的初創公司都砍掉了60%以上的開支。在這部分減開支的初創公司裡,76%的企業自3月份開始就開始縮減成本,意味著大多數的成本削減與疫情爆發有關。

即使如此,科技初創公司的情況仍比較獨特,它們即使在隔離期間仍然可以保持運營。與很多傳統行業不同,96%的初創公司表示他們在疫情爆發期間仍堅持運作,即使經歷了很大的干擾。

政策建議

如何活下去?全球41%初創公司現金撐不過3個月

大約38%的初創公司沒有得到資金援助,而且預計也不會得到疫情相關的政策救濟措施。與此同時,16%未得到支持的初創公司預計很快可以獲得政策救濟,其餘46%的初創公司目前已經得到某些形式的政府援助。

受訪的高管們表示,對他們的業務最有幫助的四個援助方式是:

維持公司流動性的資金援助 (29%);

促進融資的手段(18%);

保護員工的支持,比如工資補助金(17%);

保持公司經營的貸款(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