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億人走過同樣的路,你會不會走出自己的軌跡

狗十三,你終於活成了你該有的樣子

徐崢說:我們在原生家庭裡揹負了很多不堪的東西。而在成長中,潛在的不公會造成叛逆。缺愛,才是裂變的根源。真正的小題一大作,反映了普遍的問題。好電影,早晚會發光。

十億人走過同樣的路,你會不會走出自己的軌跡

李玩,你是個懂事的孩子

主人公是一個13歲的少女,李玩。正值青春期的她像每一個青少年一樣,擁有屬於自己的天空,也擁有像同齡孩子一樣不大不小“叛逆”的權利。

十三歲的李玩很早就失去了母親,父親再婚,自己跟隨著爺爺奶奶生活,每一份不同的生活環境都會形成不同的性格,白天在跟著爺爺奶奶吃正餐,完成一個人在自己屋子裡偷吃著方便麵,聽著樓上的“鸚鵡叫聲”,在自己的世界裡安靜的“成長”。因為學習的原因,李玩的父親強迫李玩選擇了報英語培訓班,也是整個事件的導火索,父女兩個鬧了,父親也為自己的小棉襖送一一隻小狗作為和解的禮物,狗的名字叫做 愛因斯坦。

十億人走過同樣的路,你會不會走出自己的軌跡

愛因斯坦的到來讓那個這個少女有了朝夕相處的夥伴,也作為一種橋樑讓家庭關係更加的緩和,本想著一切都會進行的更好,突然劇情發生了轉折,爺爺在遛狗時,愛因斯坦丟了。李玩因為愛因斯坦的丟失,一個人哭泣尋找至深夜,爺爺為了尋找,把自己的腿摔斷了;久未離家的奶奶為了尋找,在外面迷了路,差點無法回家。

你這女子怎麼那麼不懂事,誰讓你那麼小的年齡喝酒的”,李玩酒醉晚歸家中,受到了父親的打罵,教育。

又一次,父親終於對太過於傷心的女兒做出了妥協,繼母在市場上找到了另一條 愛因斯坦 作為李玩的賠償。“那不是我的愛因斯坦”,李玩認為。“那就是你的愛因斯坦,你怎麼那麼不懂事那”,家裡人認為。終於新的狗狗也變成了愛因斯坦,李玩更加心細的照料,不過後來狗狗把繼母的孩子驚嚇到了,愛因斯坦被送走了,李玩從此對狗這方面,不再接觸。

十億人走過同樣的路,你會不會走出自己的軌跡

時間過了半年,爺爺的腿好了,家裡也變的不再那麼緊張,李玩在省物理競賽中拿到了一等獎的成績,可以直接保送到重點高中。家裡人都為自己的女兒驕傲,也都稱讚自己李玩是個“乖女子”。在最後的慶功宴上,李玩父親請了自己的很多關係到場,希望女兒以後能夠用到,酒席上李玩知書達理,喝了酒,當舅舅將九點招牌菜紅燒狗肉給李玩嚐嚐時,李玩吃了狗肉,也成為了一個懂事的孩子

每一個人都會活成自己該有的樣子

狗十三,在“愛的環境中”成長,在成長中逐漸學習如何適應新的環境,在“成長”中“成熟”。這個故事是發生在成年人法則中的前序,其實在這部的電影結束過之後,我都會在想這部電影如果拍續第二部的話,李玩會是什麼樣子。

“每一場成長都是兇殺案”,這是印在《狗十三》海報上的一句話,或許這部電影所描述的成長會永不間斷的重複下去,不管怎樣都希望每個人在自我思維形成之後都會明白社會不是將你我打磨的由方到圓,而是讓你我懂得如何收斂,如何釋放。

希望每個人都能能活成自己該有的樣子。

(本文為保護影片內容,只描述了其中一條主線,望有感者可觀影,歡迎交流你的想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