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病防治法》宣傳週關注職業健康保護——職業病不容小覷,科學防治是根本

當新冠疫情仍在全世界範圍內肆虐,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你知道嗎?在人們的日常工作中,也會因為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患上各種各樣的疾病,被稱為職業病。

4月25日至5月1日是全國第18個《職業病防治法》宣傳週,今年的主題是“職業健康保護·我行動”。包括浙江、廣東、重慶等在內的多個省市都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健康普及、科學普及和法律普及活動,以此讓更多勞動者瞭解《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更好保護自身權益。

國家衛生健康委職業健康司司長吳宗之表示,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職業健康工作任務更復雜、更艱鉅。職業健康保護和職業病防治工作涉及面廣,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

我國是世界上勞動人口最多的國家,2019年全國就業人口達7.75億人,多數勞動者職業生涯超過其生命週期的二分之一。截至2018年底,全國累計報告職業病97.5萬例,其中,職業性塵肺病87.3萬例。抽樣調查的結果則顯示,目前約有1200萬家企業存在職業病危害,超過2億勞動者接觸各類職業病危害。吳宗之強調,由於職業健康檢查覆蓋率低和用工制度不完善等原因,實際發病人數遠高於報告病例數。

常見的職業病有因塵埃和化學物質引起的呼吸系統疾病、皮膚病化學中毒等等。長期的沒有防護的接觸可能會使生命遭到威脅。2013年國家衛生計生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安全監管總局、全國總工會四部門聯合發佈的《職業病分類和目錄》,將職業病分為10大類132種。這些病症涉及呼吸系統、皮膚、眼睛、耳鼻喉口腔等,對職工的生命健康有極大危害。

在眾多職業病中,塵肺病是最受關注的病症之一,也是我國目前危害最嚴重和最常見的職業病。塵肺病是在職業活動中長期吸入生產性粉塵並在肺內瀦留而引起的以肺組織瀰漫性纖維化為主的一組職業性肺部疾病的統稱。患者出現咳嗽、胸痛、呼吸困難,對患者的生活質量產生嚴重影響。

業內專家認為,我國正處於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的階段,過去幾十年的粗放式發展中,有不少職業病問題未能得到及時的關注和處理,而現在,這些積累的問題正逐漸顯現,所以處在新的歷史發展階段,職業病防治面臨諸多新問題和新挑戰。

要防止滋生職業病,從勞動者和用人單位雙管齊下,科學防治方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一方面,勞動者自身要學習和掌握相關的職業衛生知識,增強職業病防範意識;另一方面用人單位要創新技術手段,保障工作場所的危害強度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並給員工配置合格的防護用品。

重慶市衛健委副主任王衛表示,在職業病防治過程中,督促重點行業從革新工藝、改進設備、工程防護、個人防護、健康監護等方面,加強源頭控制和過程管理都是關鍵環節。在此基礎上,充分發揮輿論監督和群眾監督作用,對侵犯勞動者權益的行為予以揭露,依法處理。形成一種社會共識的威懾力量,為職業病防治工作的深入開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李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