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印度疫情爆發,局面失控,大批難民進入中國邊境,如何應對?

印度按人口看是個大國,14億人口,跟中國差不多,但是國土面積298萬平方公里,僅僅是中國的三分之一,說明人口密度是中國的三倍。

大國印度從來不出小事,一出,就是大事。

1918年,美國堪薩斯州出現一種新型病毒,後來被命名--西班牙流感。病毒以恐怖的速度在全球擴張,其中印度受到的損失是最大的,當時印度所有江河,都被屍體阻塞,2000萬人因此喪生。

印度13日報告新增1253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確診10444例。而在3月24日,印度國內只有536例確診病例。跟美國確診的60多萬相比,印度在此次疫情中非常鶴立雞群。所以很多專家指出印度的數據被嚴重低估。

假設印度疫情爆發,局面失控,大批難民進入中國邊境,如何應對?


印度國際對醫療的投入,人均只有可憐的75美元,不到美國的1/100,印度的貧民窟人口密度簡直恐怖,在如此差的醫療條件下,大規模感染似乎是遲早的事,美國密歇根大學進行的一項研究預測稱,到5月中旬,印度可能會有91.5萬人感染新冠病毒,比目前全世界的病例數量還多。

印度達拉維是全球最大的貧民窟,達拉維至少生活著100萬人,通常是一家五六口人擠在一間10平方米的逼仄鐵皮屋裡,保持“有距離的社交”簡直是廢話,怎麼保持呢?待在家裡跟待在廣場有什麼區別嗎?

假設印度疫情爆發,局面失控,大批難民進入中國邊境,如何應對?


3月24日,總理莫迪宣佈,印度全國進入21天封鎖期後,印度貧民窟的1.7億人就陷入死亡的恐怖中,比病毒更恐怖的是,他們沒有家,沒有食物,沒有水,如果出去撿垃圾吃,會被警察打死,比起病毒更可怕的是,不出門餓死率是100%。

4月14日,莫迪宣佈延長封鎖令,聞訊而來的幾千名農民工蜂擁而至,聚集在孟買班德拉火車站外,隨後,找不到運輸專列氣急敗壞的印度人發起抗議。讓政府找一個專列送他們回家,因為留在城裡他們會餓死,後來被警方驅散。這樣的情況在三天內上演了好多次。

假設印度疫情爆發,局面失控,大批難民進入中國邊境,如何應對?


印度由於人口密度大,無法保持“有距離的社交”,為什麼確診數字卻遠遠低於發達國家?

窮。

印度沒有製造檢測試劑的能力,又無力從國外購買。印度每100萬人,只有3人接受過核酸檢測,14億人,至今也只有1萬人接受過核酸檢測。

只要不檢測,不確診,就不會有新冠患病人數,就沒死亡率,政府就很開心。但無論如何,印度絕對是“王炸”一般的存在。

現在歐美疫情拐點將至,而印度,很可能會是第三波疫情的震中。

4月13日,世衛組織組織表示:在某種意義上,人類對抗新冠疫情能否能取得決定性勝利,未來很大程度,將取決於印度醫療控制該病毒的能力。

假設印度疫情爆發,局面失控,大批難民進入中國邊境,如何應對?


如果印度被感染,最危險的是中國嗎?

印度,和中國的邊境線長達3000度公里,通往中國有八個國際性公路,包括亞東方向、米林方向、陳塘方向、吉隆方向、普蘭方向、錯那方向、樟木方向、阿克賽欽方向。且不說跟中國的距離有多近,按照中國的慈悲人道主義情懷,還能對印度不加以援助,坐視不理嗎?

印度知道這一點,所以到時候難民可能會湧向中國,讓中國提供人道主義救援和醫療服務,中國會面臨著巨大的防疫壓力。

不過也有樂觀的專業人士指出,我國跟印度接壤的地方是藏北地區,這裡山高谷深,很多地方都是無人區,印度人走上一個月也不會見到幾個人,如此天險不是難民的首選。

假設印度疫情爆發,局面失控,大批難民進入中國邊境,如何應對?


其次,印度跟中國有文化差異,他們對西方的“自由民主”有強烈的好感,即使逃難,首先選擇的也是西方國家,而不是他們認為貧窮的中國。

再次,如果印度難民要過來,政府肯定會在邊界設置關卡,嚴防死守,甚至可能會建立難民營,將他們安置在國境線以外,不會毀掉國內的抗疫成果。

最後,印度古籍《羅摩衍那》說,蠟燭帶來的光明,可以戰勝黑暗和困難。民眾們點起蠟燭為抗疫祈福。印度總理莫迪表示,在病毒蔓延的黑暗之中,我們必須不斷朝著光明和希望前進。

人必自救,而後天救之。希望蠟燭可以拯救印度,願印度人堅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