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關係和兩性關係中的退行行為

親子關係和兩性關係中的退行行為

退行行為經常存在於親子關係和兩性關係中,正確認識退行行為是處理好親子關係和兩性關係的關鍵。

孩子退行行為背後都有一種渴求沒得到滿足,如果父母接納孩子的這種退行行為,也就是孩子感覺到自己在父母面前是安全的,是被接納的,孩子就會得到療愈,退行行為也會很快消失。

足夠好的父母會接納孩子的退行行為,給予孩子持續的和可靠的接納和包容,足夠好的父母能成為孩子的可靠的容器。

兩性關係中也會有退行行為,比如兩性關係中有耍無賴撒嬌,不設防的袒露自己。如果對方給予自己足夠的包容,愛和關懷,讓自己感覺到安全,這是人生中一種深度的幸福的狀態。

遺憾的是有太多父母因為自己也有愛的缺失,自己也沒有愛的能力,所以他們很難給出自己沒有的東西。他們不能接納和包容孩子,沒成為孩子可靠的容器,當孩子攢夠了失望,親子間建立更深的親密是很困難的。

兩性關係中也是,當一方不設防向對方卸下盔甲面具,赤裸裸的呈現自己時,對方回應的是評判或否定,這種傷害會直接傷害到一個人的內心最深處,這樣雙方也無法建立真正的信任和親密。

關係越親密越信任越安全,呈現出來的自己就越童年越幼稚越退行。所以一個人卸下自己的防禦呈現退性行為時是危險的,當不被接納反而受到嘲笑打擊,孩子很容易受到父母的傷害,成人很容易受到伴侶的傷害,這種傷害一旦形成就會留下印痕。

全世界看見抵不過被一個人看見,這個人對孩子來說是父母,對成人來說是伴侶。被愛的人傷害比被恨的人傷害更令人絕望。

如果一個孩子和父母建立了健康的親密,他在兩性關係中也容易與伴侶建立更深的親密。當孩子與父母沒建立健康的親密,他會嚮往在兩性關係中尋找更深的親密,弔詭的是如果孩子與父母沒建立健康的親密,在兩性關係中尋找更深的親密也不容易。

本文章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通知,將立即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