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蚯蚓外,野釣還有什麼萬前神餌嗎?

小蔡小菜


講真的,我們這代人受臺釣影響實在太深了,就拿調漂來說吧,多少人到現在還深信著調四釣二是最佳的調釣方式!

臺釣那一套東西在當年確實挺厲害的,但這都多少年過去了,而且這種釣法也並不是說在所有魚情下都適用,至少野釣來說,傳統釣還真不輸它的

不過今天咱不說調漂,來講講“霧化”,這東西比調四釣二更洗腦!

野釣還在追求霧化?難怪你釣不上魚,餌料狀態都弄錯了

我並不是說霧化不好,而是反對盲目的追從,很多新手連基本的拋竿動作都沒學會就追求霧化,結果一甩竿餌料還沒入水,就全甩飛了,何談釣魚?

自然水域小魚鬧窩是常事,這時你還講究霧化性、溶散性簡直是自討苦吃

霧化太好肯定招小魚,如果水太深,到底後就剩兩個空鉤,咱們的目標魚即使想吃也無從下口啊,此時附鉤性才是王道

有的人既想快速霧化又想保持一定的附鉤性,於是一邊加雪花粉一邊加拉絲粉

這樣做的後果是什麼呢,餌料入水就開始霧化,到底後鉤上全是麵筋一樣的硬疙瘩,這玩意兒魚不喜歡吃,還容易擋口(針對小鯽魚)

說到霧化就不得不提鰱鱅,眾所周知鰱鱅餌比重都很輕,霧化也很好,釣鰱鱅時咱們也一直在強調抽竿頻率和霧化性

但實際作釣中如果你一直用強效的霧化餌去釣魚,會導致魚進窩了,浮漂也有動作了,但總是等不到那一個頓口,或者十次中魚九次是矛的

這就是霧化太好、附鉤性太差導致,魚兒輕輕的吸了幾下,餌料還沒進嘴就掉落了,下次大家可以加點玉米粉、麵粉調一下粘度試試

什麼時候不要霧化、什麼時候需要霧化

1、水淺需要霧化,水深不要霧化

2、雜魚少需要霧化,雜魚多不要霧化

3、釣鯽魚等小體型魚需要霧化,釣青魚等大個體魚不要霧化(鰱鱅除外)

4、魚少口慢需要霧化,魚多口亂不要霧化

5、生口魚需要霧化,老滑魚不要霧化

6、水流穩定無風浪需要霧化,走水有風不要霧化

當然以上情況也只能作為參考並不絕對,因為當幾種情況疊加在一起的時候就需要綜合考慮了

個人認為,野釣時附鉤性比霧化更重要,保證合適的附鉤性以後再去考慮餌料的軟硬、大小、粘散,這才是上魚之道


創作不易請多多關注


目前釣魚愛好者多了,除了蚯蚓外,野釣還有什麼萬前神餌嗎?現在人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了,喜愛垂釣的小夥伴也多了,老釣友也多。

蚯蚓一年四季都可以使用,在野外釣魚,首先戶外空間大,空氣清新舒適,野釣除了蚯蚓,可以用商品餌,或者用玉米,小麥,桑葉樹上的、桑果子,人也可以吃,釣魚顆粒等都可以用作釣魚餌料。





江蘇野釣哥


我老公喜歡釣魚,根據他的經驗,我以為釣魚有以下幾種蟲子比較好:

蚯蚓

即便是從來不釣魚的人,在潛意識裡也知道蚯蚓是可以釣魚的。誠然,蚯蚓對絕大多數魚都有釣效,有著“萬用釣餌”的稱號。一般來說,蚯蚓四季可用,不過因為其腥香味道較重,夏天用的較少,而秋冬時節正是其大顯身手的好時候。可以直接穿鉤作釣,也可製成蚯蚓粉加到面餌中,總之是冬釣的好幫手。

紅蟲

除了蚯蚓外,紅蟲也是常用的葷餌(其實正確的叫法應該是“血蟲”,不過大家都默認了這種叫法)。紅蟲的個頭比蚯蚓小,一般幾條捆成小扎用,或者搭配紅蟲伴侶做成“紅蟲拉餌”,效果都不錯。不過紅蟲可能攜帶多種細菌,甚至有可能感染寄生蟲,所以在使用時要注意防護。

麵包蟲

接下來,本篇的主角登場了。蚯蚓和紅蟲雖然常用,但是因為其自身並不衛生,並非所有釣友都喜歡。其實,還有一種葷餌冬釣也很好用,甚至在一些時候效果還優於蚯蚓,那就是麵包蟲。麵包蟲也叫黃粉蟲,富含豐富的脂肪、蛋白質以及多種微量元素,有著“蛋白質飼料寶庫”的美譽,是很多魚類、鳥類以及齧齒類寵物口糧。

在很多花鳥魚蟲市場都可以買到麵包蟲,其穿鉤方法和蚯蚓紅蟲差不多,大個兒的可以直接橫穿,個頭小的就多綁幾條。儘管其表面散發的味道不如蚯蚓大,但是可以通過蘸米、蘸酒等方式彌補。如果不想用活體,那麼可以用營養價值更高的幹品,碾碎成末後拌到餌料裡,一樣能達到預期效果。

這三種葷餌都是冬釣的好釣餌,釣友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選擇,或者在沒口時嘗試用另一種來替換,沒準就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