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長女究竟為何而亡,謎題逐見分曉,專家:可惜

你會為了保全自己而犧牲別人嗎?人生來逐利,或許大部分人嘴上會說不可能,不能因為個人的利益將其他人牽扯其中,但實際上早在內心打好了算盤,盤算著能夠如何利用自己所擁有的人脈為自己攫取最大的利益。在我們並不怎麼熟知的古早歷史書中,這類事件屢見不鮮,他們一遍流著淚表達著自己的深情,一邊將將親人逼上絕路,而後笑著迎接由此帶來的輝煌,讓人不得不感嘆人性之複雜,讓人難以辨別。

武則天長女究竟為何而亡,謎題逐見分曉,專家:可惜


作為我國曆史之中第一任也是唯一一任女皇,武則天的一生一直是為人所詬病的,於是乎她留下了無字碑讓自己的生平任人評說。想必其中最引起人們憤慨的大概就是她為了上位除掉敵人而選擇殺害了自己的親生女兒。根據史書記載,當年作為昭儀的她為帝王誕下一位公主,王皇后為顯示後宮威儀特地親自探望,在其離開後,武昭儀卻做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她選擇將自己的女兒捂死並嫁禍給了剛剛離開的王皇后,促使帝王有了廢王立武的想法。

武則天長女究竟為何而亡,謎題逐見分曉,專家:可惜


但是這段歷史只記載於由宋人編訂的《資治通鑑》以及《新唐書》,至於距離唐朝更近的《舊唐書》卻對於這件事情完全沒有記載,於是有專家認為這段歷史的出現很有可能是有心之人對於武則天的汙衊,畢竟一個女子竟然能夠在男人稱王稱霸的年代,坐上最高的統治位,放在誰身上都是無法接受的。但是我們要知道相較於前兩本書,《舊唐書》大部分都借鑑於《唐實錄》,也就是唐朝時期專門記載帝王行為的史書。

武則天長女究竟為何而亡,謎題逐見分曉,專家:可惜


於是它有極大可能對於帝王的這個汙點進行了迴避,選擇不去記載,以保證帝王相對光輝的形象,可是到了宋朝就不一定了,他們對於前朝的缺點自然不會選擇避諱,於是對整件事情的描述也就顯得相對客觀了些。除了這些,這幾本書中都共同記載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在女兒突然夭折十年之後,武則天突然提出要給其追封,並將女兒的諡號定為了“思”。要知道在那個年代用“思”這種奇怪的字作為諡號的人,大多是希望在死後反省生前的罪過。

武則天長女究竟為何而亡,謎題逐見分曉,專家:可惜


可是一個小嬰兒甚至還沒來得及睜眼好好看看整個世界就被母親捂死,她又怎麼可能幹出傷天害理的事情傷害其他人呢?於是乎大部分猜測這個諡號實際上包含著一個母親深深的悔過和抱歉。不僅如此她還將長女的葬禮規格按照親王準備,就連女人根本享受不了的鼓吹規格,也為自己女兒安排上了。小小年紀就夭折的公主怎麼可能會有什麼功績讓她能夠享受如此高規格的葬禮,想必其中也包含了一個母親對於女兒的思念還有深深的愧疚,她希望女兒可以原諒她。

武則天長女究竟為何而亡,謎題逐見分曉,專家:可惜


所以在宋書之中記載的這個故事更具有可信性,與歷史也可能更為貼合,儘管她的功績不可被抹去,但是在親情方面她卻是個失敗者,為了保證自己能夠儘快上位成功、攫取更大的利益而選擇去犧牲最為無辜的孩子,無論是放在什麼時候,在誰的眼中她的這種行為都是低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