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家級貧困縣變成百強縣,小縣城長豐為什麼能騰飛?

說起長豐縣,很多人都沒聽說過,因為長豐縣的歷史並不長,建縣於1965年,因為境內河流大多源短流急,暴漲暴落,旱澇頻發,一度是國家級貧困縣,如今卻已經連續幾年進入全國經濟百強縣,並連續第二年入選全部五項榜單。長豐,憑什麼能夠騰飛?

從國家級貧困縣變成百強縣,小縣城長豐為什麼能騰飛?

長豐縣地理位置

從長豐崛起往前看

據媒體統計,從國家級貧困縣躋身百強縣的例子並不少,但是,長豐縣是唯一沒有依託礦產資源開發,而是以新型工業化為主導、帶動一二三產聯動發展、實現脫貧致富的典型縣。

從國家級貧困縣變成百強縣,小縣城長豐為什麼能騰飛?

長豐縣近年產業結構

2019年,長豐縣GDP達到601.42億元,同比增長8.9%。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64.17億元,增長4.5%;第二產業增加值244.62億元,增長10.3%;第三產業增加值292.63億元,增長8.7%。三次產業結構為10.7:40.6:48.7。產業結構持續優化。

為什麼是長豐?

為什麼長豐能通過以新型工業化為主導、帶動一二三產聯動發展的道路獲得成功?這與長豐人自己的努力息息相關

一、招商環境持續改善

長豐致力於優化投資環境。長豐以“敢為人先”的精神,推進機關“效能革命”,以優化政務環境為核心,開展“營商環境提升年”活動,常態化推進“四送一服”,打造3個為企服務高效創新平臺,規範1套標準化審批流程,構建“豐字號”營商環境品牌。

從國家級貧困縣變成百強縣,小縣城長豐為什麼能騰飛?

長豐縣

優質的招商環境,也給長豐帶來了諸多亮眼的大項目。全球產能最大的錦江偏光片基地成功簽約,成為長豐首個投資100億元工業項目。中車城市交通項目(投資超30億元)從洽談到簽約僅30天,青島少海匯項目(投資超10億元)從簽約到開工僅60天,刷新重大工業項目“長豐速度”。中國南山崗集公路港(一期)正式開工,獲評國家交通運輸部多式聯運示範工程。龍頭企業鴻路集團連續三年平均增長超過30%,成為首家近百億規模企業。重大項目考核連續兩年位列全省第一。

二、園區雁陣式發展

招商引什麼、怎麼做?各城市最經常出現的問題就是同質化,在區域內進行簡單重複的大量建設,而長豐堅持的方案是“一區六園”,以雙鳳經開區為領頭雁,帶動其他六個園區打造不同的產業地標,構建了產業特色鮮明、優勢互補、錯位發展的產業平臺格局,形成了“7大產業”長豐工業載體,即:

雙鳳經開區的高新技術產業、高端現代服務業,下塘鎮的智能家居家電和集成電路及電子信息,快速推進生物醫藥板塊,雙墩鎮的高效益總部經濟和高端新技術服務業,崗集鎮的汽車零部件和大科學裝置研發,吳山鎮的住宅產業化,楊廟鎮的食品加工,水湖鎮的職業教育板塊。


從國家級貧困縣變成百強縣,小縣城長豐為什麼能騰飛?

雙鳳經開區

其中,領頭雁的能力決定了能不能整個雁群的速度。雙鳳經開區的“能力”無疑是值得表揚的,不僅獲評全省開發區綜合考核先進,還成功創建國家級“雙創”特色載體、國家級綠色生態發展園區、國家級數字智慧園區。

三、交通持續優化

長豐縣的交通近年實現了真正的四通八達。商合杭高鐵(北段)正式開通,長豐並軌國家“八縱八橫”主幹路網。蒙城北路(北城到縣城)全線通車,淮南北路北延及魏武路、五湖大道、龍湖北路、濛河路西延等主體完工,縣域“六縱十六橫”交通大格局全面拉開。全縣公路里程達4168公里,公路密度227公里/百平方公里,位居全省前列。

從國家級貧困縣變成百強縣,小縣城長豐為什麼能騰飛?

圖:長豐立體交通網絡

隨著合肥都市圈的不斷髮展,未來長豐縣將承接更多的產業轉移和人口溢出,相信未來長豐的綜合實力將更進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