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焦炭質量之七(焦炭的氣孔率)

焦炭的氣孔率是個沒被重視的焦炭質量評價參數,很少有廠家用來作為監測評價焦炭質量優劣的參數。的確,頂裝焦時代,只須關注一下焦炭的化學成份、冷熱強度(M10、M40、CRI、CSR)參數已經足夠。這正象要買塊驢肉,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或更早一些時侯,只須看著象驢肉就行了,一般不會有假,根本無須太多的手段去鑑別真偽。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去集市買塊驢肉,不僅要看著象,既便吃起來也象,也不敢保證是真正的驢肉,也因此產生了諸多的驢肉籤別方法。焦炭也一樣,隨著科技的發展,各種焦炭生產工藝(如型焦、搗固焦等)的出現,使得原本無法結焦的煤種越來越多的用於焦炭生產,當然,通過適當的配煤與工藝調節,已經完全可以生產出化學成分、冷熱態強度等指標達到甚至超過頂裝焦指標的焦炭,僅依靠原來的指標來評價焦炭的優劣,似呼有點真假難辯了,所以急需掌握一些辯別驢肉真偽的方法。

焦炭的氣孔率是指焦炭中的氣孔體積佔焦炭總體積的百分比。即

氣孔率=氣孔體積/焦炭總體積*%

這好象是個很難計算的參數,為此需要引入兩個概念,即焦炭的真密度與視密度。

焦炭的真密度即除去全部氣孔後單位體積焦炭的質量。實驗室方法只須把一定質量的焦炭(幹基)磨成粉測量其體積即可求得。

焦炭的視密度即包括氣孔在內的單位體積焦炭的質量。實驗室如何測得,網友們自己想辦法吧,應該不難。這樣,氣孔率的表達式可寫成:

氣孔率=(1-真密度/視密度)*%

影響焦炭氣孔率的因素,一是與生產焦炭的煤種煤質有關,二是與焦炭生產工藝有關。也就是說,當採用粘性煤制焦時,較鬆散的煤即可結焦成型,可以得到強度和氣孔率都較合適的焦炭,當配加大量弱粘性煤後,要保證適當的氣孔率,則很難結焦,即使免強結焦,因其粘性很差,所以強度會很差。為了達到強度符合要求的焦炭,不得不犧牲氣孔率將煤強行壓制成型使其結焦。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信也!

焦炭氣孔率對高爐冶煉的影響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作為高爐冶煉的料柱骨架,焦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焦炭的氣孔率高低無論是對軟融帶的焦窗還是整個料柱的透氣性都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氣孔率高,有助於改善料柱透氣性,氣孔率過低,必然使料柱透氣性惡化。

2、焦炭氣孔率過高,使單位體積焦炭的氣孔數增加,導致氣孔壁變薄,耐磨強度下降,焦炭粉沫增加,惡化料柱透氣性。

3、焦炭氣孔率過高,增加了反應氣體與焦炭的接觸面積,使焦炭的反應性提高,一方面擴大了直接還原區,另一方面也降低了焦炭的熱反應強度。

4、焦炭氣孔率波動較大時,焦炭的堆密度也產生較大波動,不僅對高爐布料產生影響,也容易引起迴旋區的波動。

通常對高爐用焦要求其氣孔率在45-53%之間,鑄造用焦氣孔率在35-40%之間。

隨著結焦煤的日益匱乏和各種添加煤比例的提高,要得到化學成份及冷熱態強度合格的冶金焦,不得不犧牲焦炭的氣孔率,使得焦炭的氣孔率波動加大並有逐步降低的趨勢,同時也使得很多具有相同質量指標(僅限化學組成、冷熱態強度)的焦炭在高爐上的應用表現可能因焦炭氣孔率的不同而產生較大差異,甚至一些強度很好的焦炭也常引起爐況不順、爐缸堆積等現象(排除其它操作因素)。究其原因,那就是無論外表和口味做得再象驢肉的豬肉,其營養成分還是比不上驢肉。

當然,不是說豬肉一定沒營養,也不是說氣孔率低的焦炭就一定不適合高爐冶煉,但至少可以確定,氣孔率不同的焦炭,相應的高爐操作制度或調劑手段也應該有所區別。首先,氣孔率不同,透氣性也不同,需要通過造渣制度、裝料制度、原料管理等措施保證合理的透氣性。其次,氣孔率的改變可能引起布料、焦層厚度、迴旋區形狀的改變,也需要相應的操作制度與其相適應。最後,依靠犧牲氣孔率強撐起來的焦炭的冷熱態強度指標,在高爐惡劣的工作環境下是否能依然堅挺,也還需要不斷的觀察與實踐。

所以說,焦炭的氣孔率,也應該作為評價焦炭質量指標的重要參數而受到高爐操作者的關注。需要指出的是,大多數企業目前沒有測定焦炭的氣孔率參數,實際生產中,可以通過關注焦炭堆比重的方式定性的判斷氣孔率的變化趨勢,及時調劑爐況。

小結:1、噴吹用煤的配煤、燒結用礦粉的配礦、焦化的配煤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其對實際生產的影響也正逐步引起業內人士的關注與重視。

2、現代技術生產出來的產品,已經離純天然越來越遠,更不要談純綠色了,好在現代人已逐步變得百毒不侵,無所畏懼。既來之,則安之。

3、氣孔率差距較大的主要針對頂裝焦與搗固焦,搗固焦雖然能做到化學成份、冷熱態強度等指標和頂裝焦一樣,但掩飾不了的是其氣孔率。

4、釆用氣孔率不同的焦炭冶煉,必然會對冶煉行程產生不同的影響和效果,如何適應煉成百毒不侵的軀體,還需要不斷的實踐與摸索。

5、喜歡文章內容,可以加微信公眾平臺“高爐鍊鐵技術分享”,閱讀更全面的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