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迪達斯、GAP、H&M等快時尚連鎖巨頭就這樣倒下了嗎?

中國的疫情已在控制之中,但蔓延全球的新冠疫情依然對服裝產業造成了巨大沖擊。市場消費需求萎靡,服裝企業的情況更不容樂觀,業績下滑明顯。

阿迪達斯、GAP、H&M等快時尚連鎖巨頭就這樣倒下了嗎?


美國服裝巨頭蓋璞(GAP)自2月份以來已損失10億美元,8萬名員工停薪“休假”;Esprit宣佈關閉除內地以外的亞洲分店共計56家;安踏體育零售額較上年同期呈現20%-25%的負增長;斐樂(FILA)品牌與上年同期相比也出現中單位數的下滑,海瀾之家發佈的一季度財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同比減少36.80%;快時尚品牌H&M、Zara的境況也同樣不樂觀。

除此之外,著名運動品牌阿迪達斯也已經頂不住壓力。前不久,阿迪達斯發佈的2020財年第一季度業績顯示,淨利潤同比下降96%,全球超過70%門店處於關閉狀態。

阿迪達斯、GAP、H&M等快時尚連鎖巨頭就這樣倒下了嗎?


快時尚服裝行業目前面臨的最大挑戰包括三方面:

一、庫存積壓問題。受疫情影響,一季度快時尚品牌業績全方面下滑,導致品牌庫存積壓。比如4月中,阿迪達斯再度發佈聲明表示,歐洲、北美、拉美、新興市場、俄羅斯/獨聯體和亞太大部分地區,幾乎所有自營和經銷商門店都暫時關閉,以上市場的批發和實體零售活動完全停滯。這一舉措,在影響公司營收的同時,也使得庫存大量增加,除損失意外還要面臨更嚴重的庫存危機。服裝庫存積壓問題顯著,尤其是對於存貨週轉率相對較高的快時尚行業來說影響更甚。

二、線下客流量恢復情況未知。例如二月高峰時期H&M有高達65%門店被迫關閉,隨著國內疫情的逐步穩定,門店均正常營業,線下客流量進一步恢復,但是否完全恢復至疫情前水平仍是一個挑戰。

三、疫情後期,年輕人作為主力消費群體的消費能力和消費信心的恢復也將遭遇挑戰。

如此看來,疫情讓服裝業瞬間淪為重災區,無論是內銷還是外銷均受到重挫,各企業品牌數據亮起“紅燈”預警。難道,服裝業的巨頭們就這麼涼涼了嗎?

阿迪達斯、GAP、H&M等快時尚連鎖巨頭就這樣倒下了嗎?


不,不會的。


疫情給線下的佈局帶來全面萎縮,零售行業誰也無法在這場意外中獨善其身。

不過弱肉強食的邏輯在這裡也同樣適用,快時尚市場品牌眾多,在如此差的大環境下,跟不上市場節奏的同樣註定會被消費者拋棄。服裝品牌企業為了“撐”下去,幾乎都採取自救行動:裁員、發力線上線下全渠道,押注中國市場。

1、裁員

面對嚴峻的形勢,快時尚品牌不得不在門店租金、人事僱傭、信用貸款等方面採取應對措施,以開源節流。比如Gap在美國和加拿大的大部分門店員工將無薪休假,並且集團將在全球範圍內進行裁員,預計約8萬人受到波及,超過員工總數的半數。

2、發力線上線下全渠道

線下渠道倍受打擊,線上成了增長零售額的“安全出口”,一起走向了新零售模式的運營。

以互聯網為依託,經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對產品的出產、流轉與出售進程進行晉級改造,使顧客需求的產品以準確的數量,在最短的時間之內被送到顧客手中,然後實現在滿意服務水平的一起使整個體系的本錢最小化。

除此之外,不少快時尚品牌在社交媒體和社交電商平臺上頻繁進行直播,利用客群的優勢刺激消費買買買,比如,Gap在上線了50%至75%的折扣,Zara也在推出了一些折扣優惠,併為線上訂單提供免費送貨。

3、壓住中國市場

就目前國內疫情及消費趨勢來看,服裝行業線下銷售正逐步升溫,復工狀況良好的中國市場吸引了品牌的嫉妒關注。據瞭解,中國是H&M的全球第五大市場,近日,H&M最新宣佈黃軒成為品牌大中華區男裝代言人,官宣微博轉發量接近4000,H&M集團旗下品牌“Arket”也即將正式進入中國市場。

阿迪達斯、GAP、H&M等快時尚連鎖巨頭就這樣倒下了嗎?


資源是有限的,假如國內國外同時都在搶這塊“大餅”,或許我們將看到的又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快時尚品牌的格局或許也會再一次“洗牌”,在2020年國內服裝行業在銷售上也將面臨巨大的競爭、挑戰,又或者是機遇。

快時尚專家提醒到,這個疫情也將使得部分消費者更為理性地選擇商品,服裝品牌需要對產品定位、消費群體進行更為深入的分析,精準營銷。同時,在線下消費恢復過程中,服裝品牌也需要加快線上線下全渠道的佈局,提高抗風險能力,保證企業快速恢復運營。

在我們今天看來,新零售並不新鮮,零售一直在變化,升級智慧門店,管理好門店業務的組合,落地線上線下的佈局,沉澱數據,確保門店整體的健康發展,是很重要的。


【版權提示】 來源:易得小編素材整理原創,圖片來源電商平臺,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複製、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繫客服QQ,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