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部門聯合發5大利好促消費 汽車業2季度大幅回暖在望

11部門聯合發5大利好促消費 汽車業2季度大幅回暖在望

本報記者翟亞男北京報道

4月29日,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公安部、財政部、生態環境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人民銀行、稅務總局、銀保監會共十一部門聯合發佈《關於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若干措施的通知》,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促進經濟社會平穩運行。

此次《通知》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的措施共5項,這也是對此前3月3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提出的促進汽車消費支持措施的具體落實,對於汽車行業可謂重大利好。

五大利好齊發力促消費

《通知》明確提出了五項措施,來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

一是調整國六排放標準實施有關要求。對輕型汽車(總質量不超過3.5噸)國六排放標準顆粒物數量限值生產過渡期的截止時間,由2020年7月1日前調整為2021年1月1日前;2020年7月1日前生產、進口的國五排放標準輕型汽車,2021年1月1日前允許在目前尚未實施國六排放標準的地區銷售和註冊登記。未經批准,各地不得提前實施國家確定的汽車排放標準。

二是完善新能源汽車購置相關財稅支持政策。將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政策延續至2022年底,並平緩2020-2022年補貼退坡力度和節奏,加快補貼資金清算速度。

三是加快淘汰報廢老舊柴油貨車。支持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等重點地區提前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的營運柴油貨車,中央財政統籌車輛購置稅等現有資金渠道,通過“以獎代補”方式,支持引導重點地區完成淘汰100萬輛的目標任務。

四是暢通二手車流通交易。優化車輛交易登記等制度,落實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擴大二手車出口業務,修訂出臺《二手車流通管理辦法》。自2020年5月1日至2023年底,對二手車經銷企業銷售舊車,減按銷售額的0.5%徵收增值稅。

五是用好汽車消費金融。鼓勵金融機構積極開展汽車消費信貸等金融業務,通過適當下調首付比例和貸款利率、延長還款期限等方式,加大對汽車個人消費信貸支持力度,持續釋放汽車消費潛力。

二季度汽車業有望回暖

工信部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黃利斌曾在4月23日的國新辦發佈會上介紹,今年一季度我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347.4萬輛和367.2萬輛,同比分別下降45.2%和42.4%。其中,新能源汽車由於還處於產業發展的初期,受到的影響更大一些,一季度產銷量分別為10.5萬輛和11.4萬輛,同比分別下降了60.2%和56.4%。同時也要看到,隨著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恢復的態勢不斷鞏固和拓展,3月份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同比降幅是56.9%和53.2%,比2月份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窄。要應對疫情衝擊,黃利斌表示,從需求側拉動汽車消費,是有效對沖疫情影響的根本之策。

隨著近期各地方促進汽車消費利好的政策相繼出臺,中國汽車行業和市場在二季度有望以較快速度步入回升軌道。中汽協預計,伴隨車企加快復工復產以及國家把產業復工復產與擴大內需結合在一起,研究制定拉動消費、擴大有效內需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實,二季度國內車市將迎來複蘇。進一步講,目前國內防疫形勢持續向好,加之疫情期間出行方式的結構性變化,本次疫情過後,汽車市場有望迎來一波購買力的逐步釋放,民眾防護意識的提升,個人首次購車佔比將進一步提升。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郎學紅也表示,二季度海外疫情能否得到有效的控制,是關鍵的時間點,同時如果國內的生產生活秩序能夠全面恢復,二季度就有希望能有比較好的表現。

編輯:於建平 主編:趙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