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市與南京市的歷史淵源——(一)地域歸屬

從今日起,本文將從五個方面闡述馬鞍山市與南京市的歷史淵源。包括

地域歸屬,古戰場,後花園,經濟依託和自立門戶。今日闡述第一章——地域歸屬。

文章裡提及的馬鞍山地區(簡稱馬鞍山)是指馬鞍山建市前的採石,花山,慈湖,雨山,向山等區域,即今馬鞍山市區(未含博望區)。馬鞍山市陸路距南京45公里,水路48.7公里,是安徽省轄市中距離南京比較近的城市。由於地緣相近,歷史上,馬鞍山地區行政區域歸屬問題與南京時有交集關聯。總體而言,歸屬南京時多,歸屬安徽時少。


馬鞍山市與南京市的歷史淵源——(一)地域歸屬

眺望馬鞍山


秦始皇統一六國實行郡縣制,馬鞍山與南京同屬丹陽縣,縣治在丹陽鎮,即今馬鞍山市與南京之間一街跨兩省的小丹陽。三國時期,孫權佔據江東建立吳國,定都南京(時稱建業),馬鞍山屬吳地。東晉南朝時期,馬鞍山屬六朝首都(時稱健康),隋朝至唐初,馬鞍山仍屬丹陽縣,歸蔣州管轄,州治在南京。中唐至宋時,設有江南路,治所在南京(時稱江寧),馬鞍山歸其管轄。元朝末年,朱元璋率農民起義軍攻佔南京(時稱集慶)設立應天府管轄京師地區,後改稱南直隸州,州治在南京,馬鞍山仍屬其轄地。康熙初年,改南直隸州為江南省,轄地不變。康熙六年,江南省分為江蘇省,安徽省。馬鞍山地區始歸安徽省管轄。

民國時期,由於馬鞍山地區採礦,冶鐵業迅速發展,在其地域內的企業被收歸南京國民政府直管。馬鞍山成為行政區域屬安徽,管理權限在中央的“飛地”。

馬鞍山市與南京市的歷史淵源——(一)地域歸屬

馬鞍山鋼鐵公司


馬鞍山市與南京市的歷史淵源——(一)地域歸屬

馬鋼鋼構


解放初,中央政府進行全國工業佈局調整,在馬鞍山設立礦務局,由南京市管理。1952年11月,馬鞍山礦務局移交給安徽省委工業部,馬鞍山地區才算真正歸屬安徽省管轄。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