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者有弱者的活法

自然界有一種很奇特的現象,枝繁葉茂樹木的往往結不出碩大的果實,反倒是那些看似羸弱瘦小的枝條上更容易碩果盈枝。那些冬瓜、南瓜,你看看它們的枝條,哪個都像是禁不動的,似乎風一刮就能將秧苗墜折。

當穀子青澀的時候,它們總是昂首挺胸,一副無所畏懼的樣子;可當它們成熟的時候,卻總是謙遜地低垂著頭,一副與世無爭的樣子。因為這樣不僅可以有效地避免被折斷的危險,而且還讓鳥兒找不到著力點,從而保存了自己歷經千辛萬苦得來的果實。

弱者有弱者的活法

早在幾億年前,蜥蜴原是恐龍的同類,但是體積相差懸殊,地位也極其不同,那時整個地球的主宰就是恐龍。可是到如今恐龍滅絕了,而蜥蜴卻一直存活了下來。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竟然是:恐龍的體積過於龐大,不便保護自己,所以被自然界所淘汰;而蜥蜴小巧靈活,雖然很纖弱,卻便於隱蔽自己,從而得以在大自然的優勝劣汰中存活下來。

那些羸弱的身軀,雖不善於爭強,卻又時時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著自己的強。相反的,處處展示自己的強,最容易被折磨得筋疲力盡。

弱者有弱者的活法

俗話說"樹大招風"、"出頭的椽子先爛"、"槍打出頭鳥"等等,所有這些都在表明著一個"隨大流"、"不為人先"的思想 ,這便是弱者生存的真正法則!弱者,本身已缺乏優勢,如果硬要充當強者,必將落得灰飛煙滅的悲慘境地。相反,以弱為劍,柔弱似水,遇石,則穿之;遇火,則滅之!可謂"天下之至柔,就是天下之至剛,至強"也。當然,"弱者生存"並不等於"弱勢生存"。弱勢只是一種生存狀態,是暫時的被動,是弱者變強的必然過程也是一張保護傘。弱者的生存法則也不一定是非要把自己變成強者,而是要學會如何將自己置於生存弱勢的位置,儘可能地適應環境變化,採取適當 "示弱"的辦法以爭取更大的生存空間。歷史上的越王勾踐幹過(吸瘡示弱),大軍事家孫臏幹過(減灶示弱),漢朝的劉邦皇帝也幹過(鴻門示弱),但他們都成功了。這也足以說明"示弱"是一種鬥爭的策略,是將弱勢扭轉為強勢的有效手段。

弱者有弱者的活法

所以說弱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外強中乾、狐假虎威。拳頭縮回來,是為了打出去更有力量;向後退兩步,是為了跳得更遠。"雪壓竹頭低,低下欲沾泥,一輪紅日起,依舊與天齊。"示弱不是真正軟弱,而是權宜變通之計,是為了更有利更有效的進步。示弱不是妥協倒下,而是一種理智的忍讓,而是為了更好、更堅定地站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