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管理的核心祕密:如何做一個永不破產的期貨人?

期貨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雖不見刀光劍影,卻聞見血雨腥風。付曉軍已經走遠,讓我們為他默哀吧!他走了,留給後人的,是血的教訓與深刻的反思……


本來按之前的計劃這篇文章會寫《如何在沒行情時虧小錢,有行情時賺大錢》,但近期付曉軍跳樓事件把“如何在期貨市場長期生存”的話題推向了風口浪尖,一場關於資金管理,關於如何才能在期貨市場長期生存的話題擺在了我們面前,希望這篇《如何做一個永不破產的期貨人?》能為讀者帶來新的思考。

我的十大觀點:

1、期貨中只有概率,沒有確定性,哪怕成功的概率達到99%,也存在1%失敗的可能,而這1%的概率事件,足以摧毀你;

2、你一萬兩萬三萬五萬就想跟巴菲特比,你比什麼?

3、交易中有一種狀態叫無意識失控;

4、你100萬資金一手兩手的下那不叫資金管理,叫浪費生命;

5、滿倉未必重倉,輕倉未必不重倉,得看賬戶類型;

6、你用刀把自己砍傷了,結果說刀有風險,其實風險就是你自己,期貨就是一把刀;

7、一個年收益20倍的交易者,其交易水平未必高於一個年收益20%的交易者;

8、要把期貨市場打造成取款機,而不是老虎機;

9、逆勢重倉不止損是破產三部曲;

10、不要覺得資金小,一兩萬資金可以十幾年甚至幾年後做到千萬甚至上億。

先從自己的賬戶說起吧,國慶假期,我的主賬戶已經拿了近一個月的單子砍掉了一半,原來的持倉從35%砍到只有18%。但剛開的迷你賬戶的單子始終沒有動,國慶前收盤時86%的倉位過節,目前已經變成只有60%多了。主賬戶從小資金一步步做起來的,是一個絕對不能虧回去的賬戶,資金管理策略主要是多品種多週期搭配持倉外加最大持倉限制,平時大多數時間持倉水平在20%至40%比較多,遇到大行情過夜持倉極限不超過60%,如果超過60%多餘的部分一定是日內單;但迷你賬戶不同,最大持倉可以滿倉,可以集中倉位也可以多品種搭配持倉,這個賬戶爆倉也無所謂,因為爆掉就相當於主賬戶一天的正常波動。不同類型的賬戶,決定了你的資金管理方案。

這裡把賬戶類型做一個簡單的分類,大致可以分為創業型賬戶、增值型賬戶與保值型賬戶。增值型賬戶又可以分為保證金賬戶與總資金賬戶兩種類型。

每種類型的賬戶適合不同的個體,需要區別看待。

創業型賬戶適合沒有太多資金,寄希望於依靠期貨發家致富的群體,同時也適合擁有較大資金,但還未能實現穩定獲利的交易新手,其賬戶特點是資金規模小,就算虧掉也可以重新籌集資金重新開始,不要覺得資金小,一兩萬資金可以十幾年甚至幾年後做到千萬甚至上億。創業型賬戶的資金管理策略是滿倉+浮盈加倉+集中倉位。你一萬兩萬三萬五萬就想跟巴菲特比,你比什麼?5萬資金一年收益30%才是1.5萬,一個白領一個月的正常收入都不如,但巴菲特管理數千億的資金,一年的收益30%就是幾百個億。你可能說滿倉風險太大,萬一遇到黑天鵝怎麼辦?第一、黑天鵝不常有,期貨裡所謂的黑天鵝就是連續三個一字板,想跑也跑不掉的情況,這種概率幾年甚至十幾年一次,這是極低的概率事件,就像交通事故,總不能因為害怕交通事故就不坐車了吧。第二,即便在創業期遇上了黑天鵝,大不了重頭再來,巴菲特虧不起,但我們虧得起。

當資金增長到一定程度後,賺的錢多了,不能再虧回去了,這時賬戶性質就從創業型變成了增值型,比如剛開始可能兩萬塊,做了兩年之後變成了五六十萬,這個賺到的錢就不能再虧回去了。這時需要做的就是在風險與收益之間取得平衡,黑天鵝事件必須要考慮進去。

增值型賬戶有兩個方案:一是把總資金賬戶變成保證金賬戶,採取盈利出金的方式,二是總資金賬戶採取多品種搭配持倉外加最大持倉限制。第一種方案是比如你的資金做到了100萬,你留20萬在賬戶裡,剩下的取出來放銀行吃利息或者做別的事,這樣賬戶性質就從總資金賬戶變成了保證金賬戶,這20萬放在賬戶裡可以採取重手打法,賺到一波行情平倉後取出一部分錢,保證金賬戶始終保持總資金的一定比例,但不要輕易從銀行裡劃資金,除非實在不能做了,要把期貨市場打造成取款機,而不是老虎機。比如這20萬賬戶,滿倉的話一兩波行情做到了60萬,那總資金就到了160萬,再按照20%的比例分配資金,取出28萬劃到銀行賬戶,保證金賬戶就放32萬,照樣重倉操作。第二種方案的關鍵在於最大持倉限制,最好是40%與60%之間,這個比例可以做到在防止黑天鵝與收益最大化之間取得平衡,極限虧損總資金的50%左右,而多品種搭配持倉會大大降低極限虧損發生的可能性,萬一黑天鵝發生,可以從頭再來,但也不要因為害怕黑天鵝就用過輕的倉位,你100萬資金一手兩手的下那不叫資金管理,叫浪費生命;我的極限持倉是60%,當然這個倉位平時很難用到,只有在賬戶已經有較大浮盈且行情很好的時候才會用到。這波下跌行情我的主賬戶倉位最重的時候到了37%,平均倉位就在30%上下。也許再過一兩年,我的極限持倉就降低到了50%。

這兩種方案可以根據自己的性格選擇,我把風控看得很重,但在有行情時又想能夠多賺,所以選擇了方案一;如果你喜歡重倉,是那種只要賬戶有資金沒用完就難受的那種人,建議用第二種方案。當然,如果你的賬戶屬於總資金賬戶,又經常重倉,那你可以提前為自己選塊好的風水寶地了。

當資金達到幾千萬甚至幾個億,此時賬戶就變成了保值型賬戶,可以跟巴菲特學了,大幅降低槓桿甚至去掉槓桿,一年20%-30%已經很不錯了,一個年收益20倍的交易者,其交易水平未必高於一個年收益20%的交易者。

認清自己的狀況,定位操作資金的賬戶類型,是長期生存的前提,除了賬戶本身,交易中有一種狀態叫無意識失控,這種狀態發生的頻率很少,但一旦發生,也容易導致破產,做交易久了的人可能都經歷過,你平時都能注重原則,遵守紀律,不會出現違背自己認知與觀念的舉動,但在某些時候,會出現完全被人性引導,做出完全不符合交易原則與自己認知的傻事,利弗莫爾因聽信託馬斯在棉花操作中導致破產,後人的總結就是“不要聽信權威,堅持獨立思考”,但後來我結合自身的交易體驗總結了另外兩點:第一點就是期貨中只有概率,沒有確定性,哪怕成功的概率達到99%,也存在1%失敗的可能,而這1%的概率事件,足以摧毀你;第二點就是交易中會偶爾出現完全違背交易習慣的舉動,我暫且叫它無意識失控狀態,在付曉軍跳樓悲劇的思考中,很可能就是這種無意識失控導致的。

至於那些評價什麼“逆基本面做多”“技術不到家”之類的人,估計沒一個能盈利的,記得年底橡膠高位的時候,傅海棠看多,請問他破產了嗎?要說基本面,估計說“逆基本面做多”的人沒有一個達到傅海棠的功力,人都很奇怪,當你看多的時候,就覺得做空的人都是傻子,至於那些覺得他技術不到家的人,請問一個技術不到家的人能累積上億資金嗎?多空有什麼?對錯又如何?看錯行情就像家常便飯,我平均交易10筆就有7筆是錯的,但我也能穩穩當當盈利,為啥?答案就在我上一篇文章裡的一道數學題裡。從賬戶類型的角度上講,他犯了總資金賬戶重倉的大忌,如果他有十個億,放一個多億在賬戶裡就算爆掉悲劇也不會發生。從交易手法上講,他犯了逆勢重倉不止損反而逆勢加碼死扛的大忌,這種手法對新手很容易理解,但對他這樣一個20餘年專做橡膠的資深期貨人而言,真的沒法理解,他如果平時這樣操作,那不可能活20多年,也不可能累積上億資產,那最有可能的就是這種無意識失控狀態。

應付這種失控狀態的方法有幾種,一是你首先要意識到這種狀態的存在,它有很強的隱秘性,不易發作,也不易發現,你甚至不敢相信自己會不知不覺幹這種傻事,但它就是存在,你需要保持高度的覺察力;二是資金大了之後靠團隊相互監督,設立獨立風控;三是資金做大了之後先把保障問題解決好,一個億的資金拿出三千萬做保障就已經不得了,三千萬是什麼概念,對賬戶來講,跌停那天付曉軍就虧了三千多萬,但這三千萬,每月支出5萬可以夠消耗50年,每月能有5萬收入的家庭已經很不錯了。解決了保障問題,心態會好很多,交易會更加順暢,萬一失控了也不至於一無所有,可以重新來過。

賭命的玩法是極度不負責任的,賭輸了一跳解脫了,但家庭的經濟沒了,還欠下一屁股債,上有龍鍾的老人,下有尚小的子女,他們怎麼辦?就這樣把他們拋棄了,真糊塗啊!

交易做到最後做的不是交易,而是做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