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接納,別再自己為難自己

前段時間,有一個網友(小美化名)在網上提問,說自己的身材有點兒矮,也稍微有點兒胖,這讓她非常痛苦,想了很多辦法改善但沒有明顯效果,甚至因為這個事情想要輕生。

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像小美這樣的現象,明明是已經發生的事實(有點兒矮、胖),我們卻不肯放過自己,下意識的一定要去改變,有時候改變不了,或者改變的有點兒慢,就會不斷自責,讓自己非常痛苦。

這種現象,叫做“不接納”。

當我們不接納自己時,會不斷自責,導致自卑,讓自己非常難受。

當我們不接納他人時,會經常指責他人,影響關係,導致關係惡化。

當我們不接納現實時,會經常抱怨,對現實不滿,影響幸福感。

01

不接納,有三個典型的表現:

1)不敢承認

2)不尊重事實

3)下意識的想要改變

基於這三個表現,自我接納,有四個水平:

第一個水平:不敢讓自己承認。比如很多人都說我們有“問題”,我們自己卻不覺得。

第二個水平:不敢向他人承認。我們知道自己的問題,但是不敢向他人承認,別人說的時候,會不斷辯解、解釋,自我保護。

第三個水平:我們承認,但是不尊重,下意識的一定要去改變。比如,我們承認自己的問題,但總覺得不應該、不合理,一定要去改變,不改變就很難受。

第四個水平:我們承認,也尊重問題的存在,但會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是否去改變。

02

具體到小美的例子,小美知道自己“有點矮、有點兒胖”,她承認這是事實。

別人說的時候,雖然很難受,也偶爾辯解“天生的,我也沒有辦法啊!”,但是她基本上也敢向他人承認這是事實。

但是她卻不肯放過自己,不尊重“問題”的客觀性,下意識的一定要去改變,但是又改變不了,讓自己非常痛苦。

明明是客觀存在的事實,身高是生理原因,很難改變,為什麼小美還要如此“固執”,偏偏盯著這個無法改變的客觀情況,讓自己如此痛苦。

小美的情況,也正是我們不接納時,典型的表現:

1)明明是客觀的事實,我們卻天天盯著它,讓自己非常難受。

2)有時候明明不重要,也很難改變,我們卻執意想要改變,“刻意”為難自己。

3)我們花過多的精力在不接納的問題上,把其它所有的事情都忽視了。

為什麼我們經常浪費精力在沒有必要的事情上?

為什麼我們要如此為難自己?

03

根本的原因,在於父母教育我們的方式,我們是否還記得?

1)父母持續的“唸叨”?

2)父母總是把一個小問題,嚴重放大?

這兩個習慣看似沒什麼,但是殺傷力,卻非常強大。

持續的“唸叨”甚至批評、指責,讓我們每次想這個事情,都會下意識的想起父母的唸叨、指責和批評,每次想想它,都是不好的體驗,甚至是痛苦。

加上把喜歡把小問題放大,很可能一個學科學不好,就可能考不上好初中,就考不上好高中,就考不上好大學,就找不到好工作,就一輩子不會幸福。

如果每一個小問題,都會導致如此嚴重的後果,那麼,我們怎麼敢讓“問題”存在?

因為“過於”害怕,只能下意識的一定要去改變,改變自己、改變他人、改變現實。

有時候太害怕,以至於不敢承認,有時候敢承認,但是不敢讓讓它存在,只能想辦法改變。

雖然不一定真能改變,但至少說明我們在“努力”。

我們最經常受的批評,往往不是問題本身,而是“不努力”,我們明明有問題,卻不思悔改,這才是最嚴重的事。

所以,我們也只能不接納,不管能不能改變,只要不接納,要求自己一定要改變,給自己很大壓力,就會看起來很努力,無論有沒有效果,至少說明我們“覺悟”是有的,也確實努力過。

也就有個“交待”,無論對父母,還是對自己。

04

可是,如果明明是無效的努力,我們又何苦如此為難自己?

就像小美一樣,明明身高、身材很難改變,但是她卻如此固執,如此缺乏“理性”,把自己所有精力都放在這上面,忽視了正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

她明明可以在很多方面變得優秀,明明可以通過很多方式讓別人喜歡自己,也明明有很多方面,是她努力確實是可以得到的。

但是她卻偏偏固執於一個自己得不到的東西,甚至因為這個事情想要輕生,這是多麼遺憾的事情!

05

其實不只小美,我們每個人,都喜歡為難自己。

對於自己的缺點和不足,經常放不下,讓自己很難受。

對於別人的缺點和不足,也經常放不下,經常盯著,影響關係。

對於現實的缺點和不足,經常抱怨,影響心情,影響幸福感。

自我接納,不是讓我們認為“問題”的是對的,也不是讓我們放棄改變。而是讓我們承認、尊重已經發生的事實、存在的合理性,然後基於實際情況,重新“選擇”是否需要改變,而不是下意識的一定要去改變。

如果確實重要,也容易達成,我們可以選擇改變。

如果沒那麼重要,也很難改變,我們完全可以放棄。人生有那麼多可能性,我們為什麼偏要跟自己的缺點和不足較勁?

放過自己,也讓我們重新有了“選擇”的主動權,把人生把握在自己的手中,而不是下意識的被過去的經歷所影響。

父母持續的唸叨,是出於對我們的關心,父母喜歡把問題放大,是因為太在乎我們的前程。凡是真正愛的、真正在乎的,都會“過度”關心,我們都是如此。

父母是出於愛,影響了我們。小的時候,我們沒有識別能力,只能被影響,但是長大之後,我們完全可以重新選擇。

選擇自我接納、選擇放下,選擇對自己好一點兒,不再為難自己!

袁小華自我接納系列文章目錄:

1、《自我接納,別再自己為難自己》(本文)

2、《自我接納,學會放下的6個具體方法》(8月7日發佈)

3、《接納自己,與自我和解》(8月9日發佈)

4、《接納他人,學會包容與愛》(8月12日發佈)

5、《接納現實,與世界和諧相處》(8月14日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