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客655.41萬人次!國慶中秋假,煙臺旅遊有點“熱”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0月8日訊

(記者 盧偉霞 通訊員 旅宣) 國慶中秋假日,煙臺市豐富假日供給,提振文旅消費,讓遊客“安心舒心開心”遊煙臺。10月1日-8日,全市共接待遊客655.41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75.97億元,全市重點監測的14家景區共計接待遊客103.91萬人次,同比恢復86.21%,實現營業收入9805.46萬元,同比恢復82.07%。重點監測的10家旅遊住宿單位共接待1.96萬人次,同比恢復95.04%,實現營業收入894.63萬元,同比增長0.38%,床位出租率74.28%。

安心:“三個到位”抓牢安全生產和疫情防控

將旅遊假日市場工作上升到全市總動員層面高位推動、全域保障,成立市政府分管副市長任組長、旅遊安全生產專業委員會成員單位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的國慶中秋假日文旅市場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區市安全生產工作聯絡群,統籌協調假日文旅市場管理工作,市縣聯動、部門協同,壓緊壓實市級督導、屬地管理、要素主體“三級責任”,齊力協力保駕護航。

納客655.41萬人次!國慶中秋假,煙臺旅遊有點“熱”

制發《關於做好2020年國慶節、中秋節文化和旅遊假日市場工作的通知》《關於切實加強國慶中秋假期安全生產工作的緊急通知》等系列文件,圍繞公共文化場館、景區、飯店、旅行社、影劇院、網吧、實體書店等重點要素主體,全面摸排風險隱患,落實值守、應急、報告、輿情監測、信息發佈“五個方案”,確保值守到位、響應迅速。

節前“防患於未然”,市政府安委會全市層面“駐在式”督導與市文化和旅遊局7個督導組行業督導相結合,進行“拉網式”全面排查。節中聚焦關鍵環節不放鬆,特別是10.1、10.2部省電視電話會議後,迅速落實會議精神,圍繞疫情防控、建築消防、設備設施、活動集會安全“四個關鍵點”加大督導檢查力度,全市出動聯合執法檢查組281個、檢查各類企業1005家,立查立改安全隱患76處。

納客655.41萬人次!國慶中秋假,煙臺旅遊有點“熱”

開心:提振黃金週含“金”量,假日文旅消費嗨起來

大波文旅優惠誠意滿滿。政府、社會、企業多層面齊發力,推出100餘項惠民政策,豐富優質供給,助力假日文旅消費。節前分批次發放90萬元第四屆文旅惠民消費券,同時,百家景區、飯店、民宿等文旅企業聯合送上超低折扣門票、“景區+住宿”優惠套餐等形式多樣的惠遊禮包50餘項,掀起假日文旅消費熱潮。多彩文化活動提升消費環境,“文化星期五”在煙臺大劇院、京劇院小劇場同步開啟假日劇場,推出1元惠民看大戲政策。專業藝術院團、社會院團攜手,將《戚繼光》《西海地下醫院》等“雙演”和政府購買服務的“送戲下鄉”優秀劇目送到群眾身邊。圍繞中秋話團圓,市博物館、文化館、圖書館等公共文化場館及膠東民間藝術博物館等民間博物館,開展了博物館裡的中秋、“我和非遺有個約會”、“家訓書法作品展”等形式多樣的文化體驗活動,促進優秀傳統文化活化與傳承。假日期間,市直文博場館共接待遊客8.2萬人次。

納客655.41萬人次!國慶中秋假,煙臺旅遊有點“熱”

蓬萊騎士度假酒店、養馬島海島日記等親子主題酒店、海島民宿備受青睞,假日期間“一房難求”。旅行社地接組團實現後疫情時代新高峰,長島大黑山島迎來夕陽紅千人團,新華國旅組織的440多人團隊體驗了鯨鯊館、煙臺山、養馬島等市區經典景點。萬達、大悅城等商場綜合體均“人氣高、消費熱”,餐飲、購物消費基本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影院雖然只開放75%的座位,黃金時段基本每場入座率都可以達到七成以上,《奪冠》《我和我的家鄉》等國慶檔熱門電影“一票難求”。

出遊花樣多,多元休閒拓寬消費空間。一是積極發展自駕遊。適應疫情防控常態化新趨勢,節前策劃啟動了金秋自駕遊後備箱活動,推出10條自駕遊精品線路和新一批自駕遊“打卡地”,激活自駕遊消費。據統計,假日期間各高速路口來煙自駕車207.7萬輛,同比增長111.3%。二是精品景區熱度不減。蓬萊閣開展合唱快閃、我與國旗合個影、祝福祖國心願牆等活動,長島旅遊景區推出全線景區(陸上五大景區)特價票71元,景區內開展“喜迎國慶,仙約長島”“雙島之戀跳島遊”活動,養馬島紅旗招展、喜慶洋溢,假日累計接待遊客均突破12萬人次。三是海洋休閒旅遊受歡迎。“耕海1號”海洋牧場綜合體平臺推出99元優惠門票,親海趣玩廳中小朋友們可以零距離觀察觸摸海星、珊瑚礁等海洋生物,望海觀景臺上垂釣觀光、遊玩就餐的遊客絡繹不絕。芝罘灣海上看煙臺、蓬萊濱海帆船觀光、長島萬鳥島等海上游讓遊客充分領略了仙境海岸的無限風光。四是近郊鄉村生態遊人氣高。“煙臺人遊煙臺”歡樂農場行、張裕卡斯特酒莊第十二屆風情采摘節、萊陽梨文化節等吸引大批遊客徜徉田園,此外,萊山農禪谷、福山藍灣、招遠南海林苑、大戶莊園等20多家採摘園區碩果累累,吸引3100多輛自駕車採擷金秋、裝滿後備箱。

納客655.41萬人次!國慶中秋假,煙臺旅遊有點“熱”

新玩法、新風景帶來新驚喜。這個假日,“直播+”帶來的“雲”遊煙臺成為一大亮點。“雲”看熱門景區很熱鬧。蓬萊區策劃舉辦了國慶中秋“12小時直播”活動,從“蓬萊的早晨從一碗小面開始”“登千年仙閣 閱古港水城”“海洋萌寵的歡樂假期”“美酒美食話中秋”等五個環節全面展現蓬萊喜慶熱烈的節日氛圍,吸引了61.7萬網友在線觀看。長島通過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圍繞黃渤海分界線開展直播,展示長島的自然景觀、歷史人文、海鮮美食、旅遊資源等。

考古直播精彩“首秀”。策劃開展“黃水河畔考古記——蓬萊爐上村遺址考古發掘項目”直播活動,解密考古背後的故事,引發熱烈關注,煙臺文旅雲、文博同步直播、觀看量突破5.41萬人次,居微博同城熱搜榜第二名。此外,煙臺文旅雲推出“煙臺最美歌曲”優秀作品展播、“紅色十月·詩意中國”詩歌朗誦會、“煙臺市十佳景區”評選、“煙臺首屆好家譜”評選等10場直播和線上互動活動,總觀看、參與達10多萬人次。

納客655.41萬人次!國慶中秋假,煙臺旅遊有點“熱”

國慶假日,一批新景觀、項目“上線”,為市民遊客帶來新驚喜。蓬萊閣景區推出7D北極光螢火蟲秘境光影新項目,帶來仙境視覺盛宴。長島大型行浸式海島光影演藝項目《夢尋仙山》,吸引了眾多遊客“打卡”,共赴一場夢幻仙林、天庭宮宇、瑤池玉帶等的仙島之約。10月1日晚,養馬島跨海大橋燈光旅遊項目亮燈,市區濱海廣場、萬達廣場等國慶主題燈光秀假日期間每晚相約,點亮夜煙臺。整體噴繪“仙境海岸·鮮美煙臺”的“中華復興”輪運營渤海灣,成為流動的海上新風景。新華文創攜手萬科打造的觀海書店假日正式營業,帶來“書香”新風景。

舒心:創新優質服務,煙臺假日文旅體驗獲“點贊”

納客655.41萬人次!國慶中秋假,煙臺旅遊有點“熱”

文化惠民服務直達一線。節前,煙臺市慶祝新中國成立71週年文藝晚會、“家國情”大型朗誦會、小康煙臺的幸福畫卷—煙臺市慶祝新中國成立71週年美術、攝影作品展、“慶豐收,迎小康”慶祝農民豐收節“兩會一展一節”惠民慶祝活動集中推出,營造全民歌頌祖國偉大成就、禮讚豐收金秋的熱烈氛圍。假日期間,煙臺文旅“大問需”“大惠民”同步進一線,將演出、閱讀、展覽、電影等文旅服務送到群眾身邊。假期共送出歌舞《仙境海岸·鮮美煙臺》、京劇《煙臺解放》《戚繼光》、呂劇《姊妹易嫁》以及煙臺市民文化節獲獎組巡演等演出60餘場次,“一路書香”流動閱讀服務18場次,《豐收的禮讚——日照農民畫作品展》等展覽30場次,《我和我的祖國》《戰狼2》等電影50場次。結合“大惠民”到一線,在場館內同步開展“大問需”問卷調查,回收有效問卷1321張,徵集意見建議92條。全市33處旅遊諮詢集散中心共受理諮詢14090餘人次,共發送遊客4070餘人次,發放文旅宣傳品6.56萬份。

納客655.41萬人次!國慶中秋假,煙臺旅遊有點“熱”

文明旅遊引領新風尚。針對國慶節、中秋節“服務雙節出遊”,在9.27世界旅遊日,以“倡導文明 守護鮮美”為主題,發佈《“文明入心、行動入行”文明旅遊倡議書》,號召行業先行,把文明旅遊作為提升行業素質的重要突破口,帶動文明旅遊新風尚,傳播社會正能量,發動全社會廣泛參與。線上線下齊發力,持續開展“進飯店、景區、社區、校園、鄉村、海島、交通樞紐和遊客集散地”的文明旅遊“八進”活動,舉辦“秋韻”文明旅遊有獎問答線上活動,身穿紅馬甲的文明旅遊志願者活躍在各景區,成為一道靚麗風景。煙臺市飯店協會、煙臺市餐飲和住宿業協會等聯合發出“厲行節約光盤行動”倡議書,在景區餐飲區、星級飯店等場所大力宣傳“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餐飲浪費”,落實“光盤行動”,讓文明用餐成為煙臺“行業新風尚、消費新主張”。

納客655.41萬人次!國慶中秋假,煙臺旅遊有點“熱”

針對這個超長假日,煙臺市文化和旅遊局提前謀劃營銷宣傳,實現假期未到、市場先熱,假日熱度持續。節前,赴省外蘇州、省內臨沂、棗莊、菏澤、濟寧五城市開展專題營銷推廣活動,發佈假日期間產品線路和惠遊信息,發出“大海的邀約”。疫情防控持續向好以來已到省內青島、威海、省外南京、杭州等10多個城市開展精準營銷,市場復甦步伐加快。

納客655.41萬人次!國慶中秋假,煙臺旅遊有點“熱”

同時,多渠道媒體宣傳,提升關注熱度。9月23日-24日,開展詩與遠方“雲”上見·仙境煙臺線上全媒體採風行活動,人民網、新華網、中國文化報、中國旅遊報等30多家媒體共刊播、轉載採風文字、圖片、視頻等稿件200餘篇(條),活動關鍵詞網絡搜索量超過641萬,全方位展現了後疫情時代煙臺文旅發展的蓬勃氣象。整個假日,各級各類媒體共宣發煙臺國慶中秋假日相關報道335篇,煙臺豐富多彩的活動、務實高效的舉措多次得到重量級媒體“點贊”。央視一套晚間新聞以《多彩活動受青睞,措施完善保安全》為題對蓬萊區海上升明月活動進行了報道,央視二套《第一時間》進行二次關注,山東衛視《晚間新聞》《生活幫》《早安山東》等多欄目也多次報道。人民日報《憶崢嶸歲月,聚奮進力量》、中國旅遊報《紅色旅遊市場紅火,行業復甦步伐加快》等文章中,對膠東革命紀念館、南山景區的紅色主題活動給予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