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農村從明朝開始種它,市場價不過5毛,為何農民越種越多

都知道我們國家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民朋友主要也就是靠種植養殖,雖然有些農作物不值錢,但是種植歷史卻不短,就比如紅薯,從明朝時期就進入我國,收購價每斤不過5毛,但是農民朋友卻越種越有勁,這是為啥?


我國農村從明朝開始種它,市場價不過5毛,為何農民越種越多


最早種植於美洲中部墨西哥、哥倫比亞一帶,由西班牙人攜至菲律賓等國栽種,明朝時期進入我國。來到我們國家的土地後,表現出了驚人的適應能力,無地不宜,產量之高。“一畝數十石,勝種穀二十倍”這就是古人對紅薯的評價。早些年我們國家還很貧窮的時候,紅薯是非常重要的糧食作物。後來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紅薯又是非常不錯的牲畜餵養飼料,種植戶自然不少。

我國農村從明朝開始種它,市場價不過5毛,為何農民越種越多

而在當前這個社會,紅薯的保健價值逐漸被人們給挖掘出來了,它不僅營養豐富,生態環保,更重要的是它極高的保健功效。據科學家分析,其蛋白質的含量超過大米的7倍;胡蘿蔔素的含量是胡蘿蔔的3.5倍;維生素A的含量是馬鈴薯的100倍,各種礦物質元素更為豐富,能夠增強人體抗病能力,提高免疫功能,對延緩智力衰退和機體衰老起著重要作用。

我國農村從明朝開始種它,市場價不過5毛,為何農民越種越多

現在對紅薯的吃法也是多樣化,不僅可以吃紅薯葉,還可以把紅薯加工成各種美食,紅薯粉就是最常見的一種。現在農民朋友種植紅薯也不再是直接售賣紅薯,而是把紅薯加工成紅薯粉再賣。直接賣紅薯100斤就只有50塊錢,但是卻可以加工紅薯粉30斤,每斤10元的收購價就是300元,是單賣紅薯的6倍。這樣算下來,一畝紅薯的收入也是好幾千塊錢,而且紅薯又不需要農藥,也不用什麼化肥,種植成本低,利潤高,自然是越種越有勁。


分享到:


相關文章: